請繼續往下閱讀

運動傷害為什麼要做肌骨超音波檢查?7 個你所不知道的好處

肌肉肌腱等軟組織的受傷是運動傷害常見的問題,而超音波因為可以精確評估這些易受傷的軟組織,所以又被稱作是復健科醫師的第二個聽診器。那麼到底做超音波究竟有哪些好處呢?讓這篇文章告訴你!

「醫生,我肩膀痛不用照 X 光嗎?」


「肩膀痛通常不需要照 X 光,而且我會用超音波幫你檢查。」


「超音波?在哪裡檢查?」


「哈……你眼前這台就是啊!」

以上對話在平時看診很常遇到,從病患有眼不識超音波的回答,可以知道台灣民眾對超音波這項檢查還是不甚瞭解。相反的,對於疼痛問題,病患卻常常會主動詢問醫師有沒有 X 光可照。

事實上,一般運動傷害疼痛來源大多是來自於肌腱韌帶神經等軟組織,而非骨頭,因此 X 光能提供的資訊有限。超音波因為可以精確評估這些易受傷的軟組織,所以又被稱作是復健科醫師的第二個聽診器,是更好的評估工具。那麼究竟使用超音波有甚麼具體的好處呢?

請繼續往下閱讀

 

1. C/P 值高又無禁忌

 

和其他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相比,醫療費用便宜許多。且無輻射暴露或侵入性問題,老人小孩孕婦皆可使用。特殊狀況如:有金屬植入物、心律調節器、幽閉空間恐懼症之患者也都可接受超音波檢查。

 

請繼續往下閱讀

2. 高解析度

 

超音波有其限制,例如無法穿透骨頭,但只要是超音波穿透力可及之處,其解析度常常比其他影像檢查高。

例如以下超音波影像,病患因滑雪摔倒導致胸痛,X 光沒有看到問題,但超音波可明顯看到肋骨骨皮質不連續,診斷為肋骨皮質骨骨折。

 

請繼續往下閱讀

3. 方便比較

 

肌肉骨骼系統的疼痛大多是單側,這時另一側可作為完美的對照組。另外也可在每次看診追蹤比較進步的狀況。

例如以下超音波影像為常見的腳踝扭傷患者。左圖可見健康側的腳踝韌帶,右圖則是剛扭傷的腳踝韌帶,可見明顯腫脹了一倍以上。

 

4. 動態檢查

 

人體的肌肉骨骼系統是會動的,有些症狀只有在動的時候才會出現。超音波檢查因為是即時(real-time)的,因此和其他影像檢查相比,多了動態檢查此優點。

例如以下影片為一肩關節不穩定的患者,超音波下可見肱骨頭一開始不在肩胛骨內的正確位置,當病人出力做動作時,肱骨頭會從原本向前脫位的位置回到正確的位置,代表病人的肩關節相當不穩定。

 

5. 偵測血流

 

超音波有偵測血流的功能(color/power Doppler),因此可以評估組織是否有發炎,並可用血流訊號之強弱來判斷目前的發炎嚴重程度。

例如以下超音波影像為一媽媽手患者。可看到手腕肌腱有明顯增加的血流,代表現在肌腱有嚴重的發炎。

 

6. 導引注射

 

基本上看的到病灶,針就打的到。用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可以確認針的確有治療到受傷的部位,且可以用超音波幫助避開進針路徑上會遭遇到的血管或神經等構造。

 

7. 攜帶方便

 

攜帶型的超音波可以直接帶到運動場上使用。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還有超音波探頭可以直接接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上使用,讓檢查更加便利。

 

結語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對於肌肉骨骼系統的疼痛,超音波檢查能提供相當多幫助診斷的資訊。所謂有效的治療來自於正確的診斷,下次去看醫生就知道不要只會問:「醫生,我需要照 X 光嗎?」

 

 

想看更多洪辰宇醫師文章,可參考洪醫師部落格:https://tinyurl.com/yxpua77p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