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5/02

轉念後的路更加寬廣 王金勇的球探人生

曾經是二代象締造三連霸的主力球星,因球團政策希望轉任球探一職而失眠兩個禮拜,如何在家人鼓勵之下轉換念頭,重新接受新的挑戰,在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新的人生道路,更在棒球之神的眷顧之下意外的成為「外商」一員......

作者:KobeLi

calos.lee

林口的江南咖啡阿....

KobeLi

眼睛很厲.......🤣

備課漢

第四段,一「味」不是一昧。
留言區,眼睛很「利」

Hendry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一昧的其中一個意思就是一味
(另一個意思是"糊塗的")

KobeLi

謝謝啦~~~~~

加入中華職棒前就曾多次入選國家隊的王金勇,2000年季中新人選秀會中以第一輪第二順位加入人氣球隊兄弟象,是「二代象」的主力成員,歷經象隊完成第2次三連霸的輝煌時期;但職棒後期因傷勢所擾,2010年球季結束後卸下球員身份,11年職業球員生涯劃上句點;轉換跑道成為教練對王金勇來說不是大問題,真正挑戰他的是2014年季中球團希望他轉為全職球探,從一開始的抗拒以及排斥,經過家人從旁的建議以及自我心理建設,球探工作不僅僅改變了王金勇的眼界,也讓他對棒球有更多不同想法;幾年後遇上退休後的伯樂,讓王金勇離開中華職棒體系轉擔任美國職棒大聯盟費城人隊的球探。興起了找他聊聊這段過程的想法,就來聽聽王金勇怎麼回憶這段過程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到與王金勇的第一次認識要回溯到2007年的關懷杯,因為工作的關係與王金勇第一次接觸,發現他的能說慣道,口條比一般球員來的更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自我的管理也相對的嚴謹許多;雖然初期互動不多,但深深覺得他是個與眾不同的職業球員;或許是之前有寫部落格的習慣(剛加入兄弟象那一年有經營無名小站),透過文字表達他的想法這件事情對他來說不是難事,這對於現在擔任球探的他來說相當重要,如何將眼睛看到畫面的轉成想法,再將這些想法文字化、邏輯化的形成文字讓相關人員可以知道這次的球探報告,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多虧有這一段時間的文字撰寫經驗。



一個悠閒的午後, 與王金勇約在一個寧靜的咖啡廳,選在戶外的座位,點了份蛋糕與咖啡,輕鬆暢談王金勇的球探人生,也意外的獲得一些跟網路上查到資料不同的地方喔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前在網路上查到1998年美國大聯盟名人堂傳奇球員George Brett來台受邀客座指導輔仁大學棒球隊時發現王金勇的打擊天分極佳,表達願意支付所有費用讓王金勇去美國職棒闖蕩看看;經過與本人確認後知道順序是錯誤的,原來當時在大學時期是美國大聯盟勇士隊球探曾經表達對他有意思,但之後也不了了之,一直到了2002年George Brett來訪時,看到當時已經加盟中華職棒兄弟象隊的王金勇打擊資質不錯,才提出有意願要帶他去美國大聯盟的事情,但當時王金勇以為只是George Brett的一番玩笑話,沒有特別當真,加上當年台灣還沒有經紀人這個角色,所以王金勇的美國行也因此沒有成行。
(不要一昧找網路上的資料照本宣科的唸完,這樣的內容找一台讀稿機就可以了)

 

職棒生涯打了11個年頭,大家猜的到職業生涯哪件事讓王金勇感到印象最深刻嗎?不是某一場比賽、某一個PLAY,也不是職業生涯首安、首轟,這答案讓你絕對想不到,那就是「每個月領薪水的那天」;沒錯,我相信你跟我一樣相當驚訝,為什麼是這一天,王金勇告訴我,成為職業球員之後,與當時還是女朋友的陽子(現在的太太)兩個人每個月看到薪水匯入銀行戶頭時數字逐漸增加,兩個人感到滿滿的踏實感以及安全感,認為只要繼續努力打球下去,未來的生活一定會更好。所以一路上他最感謝的也就是現在的太太,一路上的高低潮都是太太陪伴在身旁,給予適時的鼓勵以及建議,讓王金勇面對不同的考驗都能夠轉換自己的念頭,勇於面對新的挑戰。我默默的跟他說了一句「你真的是很容易就滿足的人耶」


有了家人一旁的支持與鼓勵,王金勇才會走出今天不一樣的路(照片:王金勇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擔任兄弟象隊打擊教練那段時間,給予球員的觀念就是「全力揮擊」,也讓當時的象隊球員在打擊型態上面做了一些改變;最顯著的就是張志豪,之前張志豪因為腳程快被灌輸「往地上打」的觀念,再靠本身腳程上壘。王金勇發現張志豪揮擊時球棒與球的接觸時間很長,建議張志豪將打擊角度拉高,並且全力揮擊而不是碰到球就好,改變了張志豪的打擊型態,也造就現在大家可以看到砲管增大的張志豪。
王金勇提到,自己是個失敗多次的球員,球員時期每天都會拎著一公斤的球棒在樓頂練習空揮一小時,從每天的練習中找出解決錯誤的方式,因為有了這段時間的訓練,日後擔任打擊教練時才可以縮短球員摸索的時間;除了灌輸全力揮擊的觀念之外,更提到兩好球之後的攻擊設定,一般球員在兩好球之後為了怕被三振(當時有些球隊會祭出三振要扣錢的罰款)會以碰到球為主的攻擊方式,也因此降低了長打的可能性,針對這點王金勇提到,兩好球之後跟球時間會再長一些,減少你身體前後滑動的時間,但你的揮擊速度是一樣不變的,創造擊球瞬間力道的來源並不是往前衝的力量,而是原地旋轉的力量加上前腳與地面的反作用力才是最大的,講到這裡特別提到富邦悍將的高國輝,看似輕鬆的揮擊模式,但擊中球的力道是非常驚人,採取的就是原地旋轉方式,並且全力揮擊,讓球的仰角以及飛行距離可以更遠。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