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4/30

ATP/WTA 職業網球賽事報名以及籤表如何產生

這陣子沒有比賽之際就來跟讀者分享一下現行的ATP/WTA賽事的報名以及籤表產生的過程吧!

有些讀者非常好奇一場職業網球賽是的籤表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趁著這陣子沒有比賽之際就來跟讀者分享一下現行的ATP/WTA賽事的報名以及賽事籤表產生的過程吧!本篇文章所討論的是ATP/WTA一般年度巡迴賽事為主,如果是「年終八強」、「女子小年終」之類的比賽則有各自的參賽規則,不在本篇討論的範圍內。

報名
首先一個賽事的開始就是要有選手參與,至於是什麼選手參與,那就是透過報名的方式。不過目前ATP/WTA都各有不同等級的賽事,有些甚至是規定某個排名內的選手就必須強迫參賽,等於是不需要自己報名就自動被納入參賽的選手當中,這些我們暫時不討論。 賽事報名總是有個期限,基本上都是在賽事開始之前的六個星期(四十二天)為該賽事報名截止的時間,依據的也是當時的世界排名高低(拿外卡跟會外賽打進來了也暫時不討論)來當作是否有資格參加該賽事。先來看看ATP目前的規定: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2020 ATP Rulebook 第106頁)

ATP的規則裡面寫得很清楚,在該賽事開始比賽(通常是星期一或者是該賽事第一天開打日期)之前的四十二天的美國東部時間中午十二點前截止。在此之前若有已經入圍會內賽的選手退賽,則由遞補名單當中的選手依序進入會內賽當中。唯一的例外是紅土賽季的第一的大師賽Monte Carlo,它的截止日則是賽事開打之前的二十八天。

至於女子的WTA的規定如下:


(資料來源:2020 WTA Rulebook 第17及18頁)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本上跟ATP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使用「六個星期」的字樣,事實上也是四十二天;這個規則適用於所有的「Premier」跟「International」等級的比賽,當然「年終八強」(WTA Finals)跟「小年終賽」(WTA Elite Trophy)不適用於本條規則。所以不管是ATP或者是WTA,都是以賽事開始比賽之前的六個星期時的排名來決定是否有資格進入該比賽的會內賽。

不過由於報名截止日期到正式比賽中間相隔了六個星期,而ATP/WTA的排名是每個星期一都在重新計算變動的,這中間的六個星期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例如某個選手在六個星期前以第三十名的排名報名了某個比賽,而進入這個比賽會內賽最後一位排名為五十名,若這位排名三十名的選手到了六個星期該比賽開打的時候排名已經變成五十名之後,那該怎麼辦?答案就是:依舊是以六個星期前的排名進入會內賽,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參賽資格不變,依舊可以參加該比賽的會內賽,唯一會受到影響的是該比賽的會內賽種子選手的資格,這個後面會提到。

以2020年的Doha這一站為例,開打日期為2020年1月6日,因此報名截止日則為六個星期前的2019年11月25日,以當週的世界排名為進入會內賽的依據。由於該站比賽前四種子首輪輪空,另外有三位選手拿外卡參賽,加上四位從會外賽打上來的選手,因此會內賽只取二十一位選手參加。最後就產生了下列參賽選手的名單,該名單是以選手姓氏的字母排列,後面則是2019/11/25當時的排名,最後一位進入會內賽的是排名六十七的哈薩克選手Mikhail Kukushkin。

請繼續往下閱讀

種子選手排序
通常賽事的會內賽籤表會在正式開打之前最晚兩天就會出爐了,不過在此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列出該賽事的種子選手。我們以一般三十二籤的賽事為例,共會有八位種子選手,按照比賽前一週的排名(因為是開打前最晚兩天,所以就是賽事開打前一週的排名)高低列出八位排名最高的選手,依照順序為第一到第八種子。這個就是上面一段提到的如果報名時排名夠高,但是到了比賽前一個星期排名滑落的話,並不會影響參賽資格,但是會影響到是否可以名列種子選手的道理就是在這裡。我們再以2020年Doha站的籤表來看一下當時八位種子選手的排序,請參考下方圖表。(由於2019/11/26已經是當年ATP賽季結束之後了,因此排名跟2020年年初會完全一樣。)

種子選手在籤表中的位置
種子選手順序出爐之後接著就是這些種子選手應該被擺在籤表中的哪個位置呢?當然是有一個規則, 不過這個規則相當有趣,簡化一點來說就是「介於有跟沒有之間」的規則(哈)!先了解一下設立「種子選手」的「初衷」,那就是避免實力堅強的選手在比賽當中太早遇到。基本上我們都是相信ATP/WTA的排名能夠充分反應出選手的實力:排名越高的實力就越好,以此類推。就主辦單位的立場當然是希望球賽越到後面越精彩,越讓觀眾看得過癮,不然可能第一輪的比賽就是兩位高手過招,後面的比賽變成雙方實力差距太大、呈現一面倒的狀況,這都不是職業賽事設立的宗旨跟目標。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