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那之後我們會坐在影片室,教練他會把燈關掉,讓大家作為一個團體,一同去進行冥想。而他也會教導我們關於正念的事情。
他的教導方式深深打動了我,因為這件事讓我很有連結感,能夠和我最有熱情的事物--籃球,以及競技賽事產生連結,並對我帶來實質的助益。
也因此,我才會透過這小小的螢幕,跟正在看著影片或是閱讀本文的你說說話,告訴你這些事情,也同樣有機會幫助到你喔。
我為此感到無比的好奇。
或許啊,看到這裡的你也可以想想,作為球員的我們,是如何在賽場調適自我。
我們總是身處在充滿敵意,或有害身心的環境裡。這些因子可能源自於球迷的吶喊與尖叫,也總是會有一些你也想像得到的、充滿壓力的情境伴隨我們左右。
但這些通常都對我們不會造成影響。
這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永遠不會太過高亢,也不會持續維持低迷」(never too high, never too low),我們就是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對於我們自身以及所在,感到安心自適而舒坦。
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對於「冥想」的簡介了。
藉由這樣的經驗,我從冥想這一塊得到很棒的體會,就像是乘坐在Jet Ski之上,任由這片汪洋帶我翱翔。
而這樣的我,就只是坐著,不必去多想什麼或多做什麼,也正因為我沒有想要去「掌握」、「控制」那些當下,我才能沉浸在冥想當中,看見更多我所不曾見到的東西。
我並沒有強迫自己去與海浪抗衡,或是指揮自己往何方邁進---而是隨著心流飄盪,到我該去的地方。
徜徉其中,感受到的將會是前所未有的祥和,與寧靜。
(影片結束,別錯過下方的備註與後記!)
🔔 註1:談到自己的睡眠習慣,Kobe用了「horrendous」一詞,意即「可怕的,驚人的」。不知各位耳邊此刻是否響起謎之音「你看過洛杉磯四點的天空嗎?」也許當年Kobe不是起得早,是還沒睡... ..
🔔 註2:有關自己打得「糟透了」,Kobe用的是「played like crap」這個俚語。「crap」指的是米田共,也被引申為「廢物」、「垃圾」,所以大家也可以把這句話解讀成「我打得爛死了」、「打得跟屎一樣」,但我實在不好意思在本文這樣翻。大家若有讀第二遍,歡迎自行替換。
🔔 註3:本文將meditation譯為「冥想」,但也有人將其翻譯為「禪修」,或許這也是Phil Jackson在華語籃球界被暱稱為「禪師」的部分原因,Mindfulness與meditation都有其專業領域上的譯詞,但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所以翻譯為相對比較普及的用語,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篇。
🔔 註4:心理學上的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與Kobe提到的「分心」有不謀而合之處,當人們把心力放在太多事物上卻不自知,便很容易發生「認知超載」的現象,是現代人的新興煩惱之一,也許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深陷其中(你各位啊,要聽Kobe的勸啊)。
「但願你能找到寧靜與祥和,無憂無慮、無傷無痛,徜徉於那片你最愛的蔚藍汪洋,笑著迎接晨間灑落的每一道和煦微光。」
「在這我們共同擁抱的廣袤天空裡,peace.」
👉 Kobe Bryant的相關小故事,一起閱讀吧!
.湖人球星Kobe Bryant的禮物箴言:「Love What you Do 」
.睡得好,才打得好:LeBron James超乎常人的睡眠密碼
.Kobe Bryant告別戰「60分」的華麗轉身
.Gordon Hayward:「Kobe Bryant告別戰那天,我沒有放水」
.再見了世界和平:鐵拳阿泰Metta World Peace再次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