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5/11

明明只是系隊為什麼要那麼認真? 那些系隊球員才懂的事

我們只是系隊。 雖然我們的專業度和球技比不上校隊,但我們對於排球的熱情和他們是一樣的

作者:五號女孩

VicL

在加入系隊前,根本沒有接觸過排球,只有在場邊看過校隊練球和比賽,但是那種球不落地永不放棄的精神是排球最吸引我的地方。明明是系隊,幹嘛那麼認真?這個問題我也有想過,但換個方式思考,不那麼認真練,12個人都不會打,沒辦法打一場完整的球賽,那不就沒有意義可言。想要在場上享受得分、防守重扣的刺激感和成就感,那勢必得付出相對的心力來練習才能有那樣的機會。

丸丸 Bonnie

或許在系隊裡參加的大部分都是新手,不過在透過大家的訓練,一起培養團隊默契、一起創造系隊成績,那種一起堅持的心情我想是最可貴的。即使不是校隊,不過我們也是代表這個系有顆為系爭光的心。在大學這個最後的學生時代,要以自己的能力寫下屬於自己與這個系隊的歷史,想必也要付出相對的努力!

兩年前在系上的迎新說明會上,聽著一個個活動總召、一個個系隊輪流介紹自己並且招生,在高中接觸過排球的我,聽完所有介紹後便毫不猶豫地加入系排。

由於我讀的系是大系,和我同時加入系排的人將近有三十人,雖然人數龐大,但減少的速度也非常快,一個學期過完,同屆常常出現在球場的人只剩下大約十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數銳減的第一個原因來自排球本身的特性。加入球隊的人多數都曾想像自己未來可以在球場上奮力躍起攻擊、或是撲倒將對面的重扣接起的畫面,但因為排球算是技術門檻高的一項運動,如果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排球,很難在幾個月內迅速進步,做到上述的想像,比起得分或防守成功的成就感,更多的是投入和進步幅度不成比例的挫折。

另一個原因則是投入練球的時間和精力遠超過許多新人的想像。一般系隊的練球時間有兩到三天,一次練球時間大約三小時,除了正規的練球時間外,大學也常常在晚上開放play場,讓不同系的人一起切磋球技、磨練比賽經驗。這樣算下來,一個禮拜投入在打排球的時間常常超過十小時,如果再加上比賽前的加練、額外邀約的友誼賽,或是賽後看著比賽錄影檢討,那些時間更是佔據生活很大的一部份。

攝於2018年全國傳廣盃

有些人加入系排單純只是想讓自己有固定的時間運動,但看到身旁的隊友、學長姐是抱著想要擠進先發名單、想在比賽得名的慾望練球,無法投注這麼多心力或是無法適應的人自然最後會選擇退出球隊。

在自己懷抱著強烈企圖心認真練球的同時,來自旁人的疑問不斷出現:「明明只是系隊為什麼要這麼認真?」、「花那麼多時間打排球對你的未來一點幫助也沒有呀!」有時這些疑問不只來自非球隊的人,甚至來自自己。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在排球上呢?」

或許是熱愛與那些堪比家人的隊友一起奮鬥的感覺,又或是想要變強的渴望已經讓練球成為一種習慣,但最根本的原因,大概是大學是最後,也可能是唯一,能這樣打球的時候。

大學系隊大多不需要徵選,如此可讓和我一樣以前只有在體育課還有班際賽簡單接觸過排球的人,有機會認真的體驗球隊的團隊感、有機會長時間固定練球並且感受到自己緩慢進步、有機會站在球場上打一場正式的比賽,這些經驗和回憶如果離開了學生時代,幾乎沒有機會繼續創造。

系隊讓更多人可以體驗排球的美好,假使沒有系隊,幾乎就代表如果大學以前沒有良好排球基礎的人,很難有機會再加入打排球的行列,而另外系隊相對校隊壓力較小,對於各種實力的接納也比較彈性,因此在系隊更可以好好感受打排球的快樂。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系隊的訓練專業度和球技遠不及校隊,不過我們知道能有一群隊友陪著自己打球是一件得來不易的事,也是屬於學生時代獨有的福利,對我們來說,排球幾乎就是青春的代名詞,不論專業與否,我們都是同樣熱愛排球、同樣甘願將一大部分的青春投注於此,珍惜這段「最後一次」、同時也是許多人的「第一次」,能好好打球的時光。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