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且有些悶熱的午後、限制觀眾入場的王貞治盃冠軍賽賽前,熟悉的身影依舊心無旁鶩地在場邊獨身一人揮擊,每一次揮棒的軌跡都充滿勁道。相仿的片刻是從去年中開始有關注圖中主角的比賽起,不論是在國內、國外,反反覆覆地出現在賽前的觀景窗之內,在背負所謂「選秀大物」的光環、承擔多數球迷的關注之前亦如是。

來自新北強權穀保家商、也是2019年世青賽冠軍隊成員的何恆佑,擁有優異的打擊技巧與跑壘速度、穩定的守備,以及相較於同年紀球員成熟沈著的臨場應對能力,在撰文的早些日前已向媒體表明將投身今年中職選秀、立志挑戰職業舞台的意向。
「技術」、「體能」以及「心智」是所有領域的運動競技修煉者一生所必須追求不斷精進的三大項目,超乎常人的「心智」更一直是個人認為偉大運動員之所以得以偉大的關鍵特質。歷經台美對抗賽的意外、數十日在異地裡高強度賽事的洗禮以及三年級裡最後三場重要的大比賽...近一年的場邊觀察裡,深覺他的與眾不同不只來自於天賦與既有的技術,更來自於心理上的強大與韌性。
「自勝者強」:超越每一個昨日的自己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語出自《老子.三十三章》,其意指能贏過他人者雖代表其能力較眾人更為卓越,但真正的強者是對於超越自我有強烈意志之人。「自勝者強」正是何恆佑放在個人社群媒體帳號介紹欄裡特別引人注目的一段文字。

自勝者強是我一個重要的朋友對我的期許,希望我面對自己並挑戰自己。同時,我也期望自己不要原地停留太久,不斷的進步,今天已經比昨天還要好了,明天就一定要比今天更來得好,做一個力求上進的選手。
2019年年底知名品牌所舉辦的第七屆青棒菁英訓練營,集結當時最具潛力的三四十位青棒球員,除有年年參與的熟面孔,亦不乏國中生越級打怪參加。第一年、卻也是最後一年得以參與的何恆佑即獲得訓練營教練團青睞、評選為「最有價值球員」,也因為前一屆在新莊舉辦時正巧身為協助場務的球僮,「球僮變MVP」成為新聞標題的落款,更凸顯出僅有一年的時間幅度裡一個人如何蛻變其實都歸諸於己。
在美日台眾星雲集的教練團眼裡,具有高度的學習熱誠與積極求知的態度,是何恆佑因此能脫穎而出的個人特色之一。我想,那股對於棒球旺盛的求知欲,必然是源自於他個人的求「勝」心─對自我的執著以及變強的意志。
對己的執著:回到場上、飛往異地拼戰的意念

多數球迷對於何恆佑最有印象的比賽之一,應是飛往韓國之前作為最終抉擇20人名單的台美交流賽第二戰,一記來自美國隊投手150公里的快速球不偏不倚竟直擊何恆佑的右耳而來,倒地不起的瞬間、休息室頻傳來已經流血的訊息以及根本沒有救護設備的混亂場面,猶歷歷在目。在那比賽凝結、場邊喧囂聲四起的20分鐘,要如何在可能會因為傷勢而無法成為國家隊一員的風險裡克服未知的恐懼,所能憑藉的或許只有一股強烈的意念:
在台美交流賽時頭部被打到,當下的我十分害怕,擔心突如其來的意外會導致自己無法參賽,儘管當時我意識不太清楚,但我還是可以感受到隊友鼓勵著我、看臺上的觀眾和家人為我加油,躺在球場的二十分鐘,我腦中只有「重回球場」四個大字,最後靠著意志力走出球場,那時所有人帶給我的感動,我依然記憶猶新。
「重回球場」的強大力量,讓何恆佑能在短時間內得以出院,且不負長久以來積累的努力,如願披上與穀保前輩兼偶像陳冠宇(現千葉羅德海洋隊)相同的「49」背號球衣,背負著不動一棒的使命在異地球場的壘間馳騁。世青賽的首戰對上絕不能輸的巴拿馬就有3安打2打點的亮眼表現,完全讓人難以想像在數日前,他還是個負傷而痛苦地被緊急送醫、傷勢未明的17歲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