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商虎的本土巨砲,球迷第一個想到的是精神領袖林仲秋,其實在秋哥未披藍衫之前,虎軍就有位用全壘打吸睛的國產大棒,他就是擊出中華職棒第一支滿貫彈的陳正中。
職棒元年陳正中轟出了七支全壘打,其中有六支在當年 5 月 10 號之前完成,也讓他在力壓鷹俠、馬斯等洋將,在全壘打跟打點排行榜上領先群雄,可惜好景不常,接下來到季末,陳正中僅有一發全壘打,使他無緣任何個人獎項。
經歷了虎頭蛇尾的菜鳥球季,陳正中在職棒二年的打擊成績有所進步,職棒三年更是來到他的巔峰時刻,2 成 81 的打擊率排行第十,12 支全壘打排行第七,上壘率和長打率也是生涯最高。這邊不得不為陳正中叫屈,職棒三年的最佳九人獎,一壘手是頒給兄弟象的「萬人迷」王光輝,但仔細比較陳正中跟王光輝的表現,打出生涯年的陳正中不會輸給王光輝,可能是名氣與印象的差距,影響了票選的結果。
打數 | 安打 | 全壘打 | 打點 | 打擊率 | 上壘率 | 長打率 | 攻擊指數 | WS | |
陳正中 | 317 | 89 | 12 | 40 | .281 | .347 | .448 | .769 | 9 |
王光輝 | 319 | 81 | 12 | 43 | .254 | .329 | .395 | .714 | 9 |
職棒四年,31 歲的陳正中開始出現退化,雖然從迪姆手中敲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再見全壘打,不過整季下來上壘率居然不到三成,長打率也僅 0.343,得點圈打擊率只有 2 成 47,這些數據坦白說是不及格的,但當時三商比他好的打者也不多了。
職棒五年因為超級新秀童琮輝的加入,在守備位置重疊以及受傷的影響,陳正中上場時間受到壓縮,成績嚴重下滑,加上與日籍教練宅和本司處不來,所以台灣大聯盟成立時,就用退休的名義跳槽過去當教練,期間有想要以球員身分重返球場,但礙於合約,最終只能高掛球鞋。
回顧陳正中的職業生涯,常有大起大落的情況,可以看出他欠缺穩定性。再從打擊特性來看,陳正中推打能力不高,幾乎沒有把球推到右外野過,他的全壘打百分之九十九是在中左外野的外置。另外,陳正中面對左右投有極大的差異,生涯對上左投打擊率高達 .327、上壘率 .434、長打率.473,簡直就是明星打者的等級,派瑞、瑞奇跟尼洛等強力左投,都曾遭到陳正中的狙擊。就算退化時的職棒四年跟職棒五年,陳正中對左投還是很有殺傷力。相反,生涯對上右投的打擊率 .244、上壘率 .295、長打率 .370,表現遠遠不如對左投。
年度 | 打數 | 打擊率 | 上壘率 | 長打率 |
1990
| 32 | .312 | .405 | .406 |
232 | .228 | .305 | .358 | |
1991
| 30 | .267 | .389 | .500 |
242 | .260 | .322 | .409 | |
1992
| 16 | .500 | .619 | .750 |
301 | .269 | .329 | .432 | |
1993
| 17 | .353 | .450 | .353 |
280 | .236 | .284 | .343 | |
1994
| 9 | .333 | .400 | .556 |
187 | .219 | .247 | .289 | |
1995
| 4 | .250 | .250 | .250 |
88 | .227 | .261 | .341 |
退下戰袍後的陳正中,改名陳勝騏,在高雄繼承父業開起「青島餃子專賣店」,店內可以看見老闆過往棒球時期的舊照,不少退休球員跟老球迷都曾前來捧場。儘管已經離開棒球圈多年,但對虎迷來說,他依舊是那位穿著 35 號守護一壘的瘋狂大砲。
延伸閱讀:三商虎隊史最佳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