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襪這一季幾乎都維持在分區第一,但老虎隊下半季強拉尾盤,白襪在9月後半失速,給老虎反超的機會,最後老虎在10月1日封王。白襪錯失進入季後賽的機會。
2013年,白襪流失了不少戰力,像是A.J. Pierzynski和Kevin Youkilis離隊,而Konerko與Dunn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Dunn的衰退越來越明顯,整季只敲出34發全壘打,選球也不如以往精準,只選到76次,BB%只有12.5%,生涯次低。
白襪開始準備重建,7月啟動交易,將Jake Peavy和兩名牛棚主力Jesse Crain、Matt Thornton交易出去,主力外野手Alex Ríos也在8月被交易。最終,白襪吞下99敗,分區墊底。
2014年,白襪繼續重建模式,Dunn也成為被出清的老將,白襪趕在8月31日讓渡交易大限交易Dunn,並獲得一名小聯盟投手,交易對象是魔球軍團-運動家隊。
運動家
這一年運動家戰績不錯,有機會打季後賽。運動家此時打擊好手不少,而且主力一壘手Brandon Moss和DH John Jaso的打擊都不錯,交易來Dunn不一定是必要,但能增加打線深度。
Dunn大聯盟生涯至今,已經打了1976場比賽,但一場季後賽都沒有打過,這已經是大聯盟紀錄了。所以這筆交易的另一大看點,就是Dunn很有機會跟著運動家打入季後賽。
最後兩個月運動家勝少敗多,但還是保住了外卡第二名的季後賽資格,例行賽打完,馬上接著與外卡第一的皇家展開殊死戰。這場外卡殊死戰Dunn並沒有先發出賽,不過比賽非常膠著,還是有可能以代打身分上場。
打完9局後,兩隊以7:7進入延長賽,接著一路鏖戰到12局。12局上半,運動家靠著保送、犧牲打、安打,打回了1分;12局下半,皇家靠著安打串聯,Christian Colón先打回追平分,再以盜壘攻佔得點圈,兩出局後,捕手Salvador Perez打出安打,Colón跑回本壘得分,皇家晉級第一輪!
運動家短暫的季後賽之旅結束了,Dunn連一個打席都沒有獲得。
賽後,Dunn在個人推特上宣布退休,結束14年的職業生涯。生涯出賽2001場比賽,但一場季後賽都沒有打過,這是Dunn一項不算難堪、但有點尷尬的紀錄。
傳統破壞者還是先驅者?
Adam Dunn最終累積1631支安打、462支全壘打、1168分打點、被三振2379次、選到1317次保送,生涯打擊三圍是.237/.364/.490,wRC+ 123。
偉大嗎?不算。頂尖?也不算。也鮮少有什麼英雄事蹟,特殊紀錄也都圍繞在全壘打和被三振。
譬如,生涯在開幕戰打了8支全壘打,跟60年代強打Frank Robinson和Ken Griffey, Jr.並列聯盟史上最多;只用12年就被三振2000次,是史上最快2000K的打者;2012年被三振222次,目前仍是美聯單季最多紀錄,不過全聯盟單季被三振王,還是Mark Reynolds 2009年創下的223次。
或許平淡,或許少了點豐功偉業,但Adam Dunn獨特的打擊風格,仍舊讓無數球迷留下深刻印象。
他對大聯盟帶來什麼影響,在他退休之後,美國也有很多文章在做討論,不過,這些討論就省略,不然篇幅可能再多好幾頁,我這邊就講一下我的看法。
接著,先把Dunn三元素三項重要的數據拉出來講。
全壘打:全壘打價值一直都在,從Babe Ruth展現重砲威力後,大聯盟就知道全壘打的價值,現代棒球只是找出「怎麼增加全壘打產量」的方法,並實踐在訓練與擊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