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職棒聯盟已經有超過30年的歷史,只要有職棒開打的一年,我們就能看到洋將上場的身影,根據聯盟的資料顯示,在這段期間中職一共登錄了超過1000名的洋將,其中投手的比例大約落在75%左右,而在這麼多來來去去的洋將中,總有那麼一些人,在台灣留下的身影,至今都讓許多球迷難以忘記,我們稱他們為「傳奇」。
就像說起興農牛不能不提勇壯,說起統一獅不能忘記布雷一樣,如果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兄弟象這支隊伍,你腦海中第一個想起的傳奇洋將是誰呢?
如果你是從恰恰加盟兄弟之後才開始看球的二代象迷,那「養父鐵」這個名字,絕對會在你的心中占有很大的份量。
畢竟他的出現,讓那支經歷過三連霸之後,已經六年沒有打過季後賽的兄弟象隊重返榮耀,就好像後來的統一獅遇見費古洛一樣,養父鐵在2001年台灣大賽的表現,就足以讓他被列為傳奇。
出生自日本神奈川的養父鐵,並不是一名資歷顯赫的洋助人,高中的成績相當平庸,也沒有站上過甲子園的殿堂,但他仍舊努力考上日本的棒球名校亞細亞大學,原本希望能在畢業後參加選秀進入日本職棒,但卻沒有一支球團對他有興趣。
所以他選擇加盟了業餘的「日產自動車」隊,成為隊上的王牌投手,還曾隨隊拿下過都市對抗賽的冠軍,幾年下來還是沒有日職球隊願意伸出手,所以養父鐵決定出外去闖蕩,拚出更高的身價再回來。
而他的第一站,正是選擇來到台灣加入中華職棒,在那個兩聯盟分裂的年代,2000年的中職正處在黑暗時期,平均每場觀眾人數不到2000人,而兄弟象正是墊底的那支球隊,已經有長達六年沒有打進季後賽的他們,新球季仍舊由林百亨總教練執教,帶領著年輕的小象們展開未知的旅程。
中華職棒在1997-1999年曾經迎來一波「洋將大亂鬥」,直到2000年又急速緊縮,限制每一隊僅能登錄兩位外籍球員,因此洋將的選擇變得格外重要。
在前一年拿下三振王的風神以及單季11勝的羽根川龍離隊之後,兄弟象把2001年的兩名洋將資格都用在了日職選手身上,一個是在橫濱二軍待了九年的齊藤肇,另一個則是今天的主角養父鐵。
這兩人在球季還沒開打前的熱身賽,一同對統一獅上場投球,擔任先發的養父體僅投五局就失掉五分還挨轟,齊藤肇後援上場也是完全壓不住獅隊打線,最終象隊慘敗,雖然也不過就一場比賽,但這樣的表現確實讓不少象隊的球迷擔心,他真的行嗎?
在養父鐵剛來台測試時,第一個接到他球的人正是二代象的主力捕手陳瑞昌,他當時就曾告知領隊洪瑞河,以一個捕手接球的感覺來說,他認為養父鐵的實力在中職生存是沒問題的。
而事實也是如此,擔綱例行賽象隊第三場的先發投手,養父鐵生涯首次站上職業棒球的舞台卻絲毫看不見他的生澀,與宋肇基同場對決,面對中信鯨隊完投九局,只被陳連宏敲出了一支安打,用117球飆出了16次三振,追平了前獅隊洋將瑞奇締造的單場16K,帶領兄弟象完封對手,拿下新球季首勝,也是他們隊史第二次三連霸的起點。
球季剛開打就燃燒小宇宙的他,接下來連續三場先發都是完投,其中面對統一獅個人還吃下了11局沒有失分,但是自家打線卻是一分未得,兩邊最終以0比0握手言和,整個三月他四場的先發主投38局僅僅失掉4分的責失,防禦率只有0.95,結果卻只拿到1勝1敗的成績,大家應該可以想像得到,當時象隊的打線有多不給力。

在林易增引退隨即接任了總教練之後,兄弟象的戰績並沒有馬上突飛猛進,上半季最終以17勝23敗5和拿下第三名,而養父鐵在5/5日面對中信鯨奪勝之後,就陷入了「勝投乾旱期」,整整兩個月的時間一勝難求,中間11場出賽吞下了五連敗,一度還被轉任後援,大家都說他陷入了撞牆期,但其實這段時間他的防禦率也不過「2.93」,與其說是他表現不佳,不如說是隊友給的分數支援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