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2020包中盃足球賽 陳昌源跨海擔任推廣大使〉,提及2010年6月8日至2017年10月10日之間,從返臺初次亮相、申請恢復國籍到代表中華成人男足出賽的陳昌源,將在端午佳節跨海擔任盃賽推廣大使。陳昌源乃是比利時出生、受到當地足球青訓系統培養的我國僑胞,返回臺灣為中華成人男足貢獻心力且表現亮眼,一路走來持續上演驚奇的逆轉勝。若以陳昌源在國內媒體首度亮相之日起算,2020年6月8日即已屆滿10週年,到底臺灣足球因陳昌源的出現,在十年內產生了哪些變化?
從2011到2020年的臺灣足球發展概況,對照陳昌源加入中華成人男足的2010年以前,政府補助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的年度預算,從新臺幣數千萬逐漸增長為近年的兩億,並改變了政府與民眾看待足球運動的視角。如此悄然卻又巨大的改變,背後有著不少與他有關的故事。換句話說,臺灣足壇另類的「十年有成」,是否因為他的出現才能成真呢?下文是筆者長年的近距離參與和觀察,述說著甚少為人知曉的陳昌源故事……。
陳昌源在國內媒體首度亮相的見證
2010年6月8日的午後時分,正值烈陽高溫的暑熱,陳家銘請筆者與吳象新老師至臺北田徑場練習場會合。在筆者與吳象新老師更換球衣、球褲、釘鞋時,只見多家媒體派員到場架起攝影機,隨後看到友人與陳昌源一同到場。多位攝影師分別指定陳昌源表演射門、傳球、不落地控球與帶球突破等動作。當時筆者心想:陳昌源在比利時甲級足球聯賽豪門皇家梅赫倫足球會擔任後衛,媒體派員所要捕捉的畫面,多為中前場、進攻為主的動作,似乎不諳陳昌源而劃錯了重點!
稍後媒體想要捕捉陳昌源帶球突破畫面時,總是要有人擔任防守球員才能拍攝,所以筆者與吳象新老師作為防守球員(背影臨時演員?)登場。這是筆者與陳昌源在足球場上的第一次遭遇,卻見陳昌源擺脫盯防動作流暢,卡位過人動作紮實且無套招感。稍後親睹陳昌源偕同友人接受記者採訪,外型吸睛又溫謙有禮的他,更在採訪後融化了在場女性記者的心。

雖說當日下午拍攝若干動作,多家媒體在晚間新聞報導中,是各自選擇陳昌源演示動作的片段播出。起碼陳昌源在應對進退、舉手投足之間,球星魅力吸引媒體關注,得以佔據一定篇幅的新聞版面。即便2010年以前本土球員為數不少,國內媒體多半在運動版偶見報導,關注國內足壇的崢嶸要角相當有限。然而2010年6月8日晚間,陳昌源第一次躍上國內主流媒體版面起,注定他在往後七年半都是媒體關注我國足球的話題球星之首。
代表中華男足在臺北主場首賽告捷
2011年7月3日晚間的臺北田徑場,是中華成人男足作客馬來西亞小敗之後,能否晉級2014巴西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下一輪的關鍵主場賽,同時也是陳昌源首次代表中華成人男足出賽。當日下午筆者與TOKKA眾友人於臺北田徑場西側入口會合,無論是派發TOKKA特製身穿8號白色球衣的陳昌源球星卡,或者是在驗票閘門確認手持標示有紅色、?號樂高人偶造型圖案的「酷卡」,再協助引領持卡者前往西南側的貴賓席,看著臺北田徑場內外人聲鼎沸而感動不已。事實上,陳昌源首賽當晚的臺北田徑場,進場觀眾保守計算是15,335人,此後舉凡有陳昌源在臺灣主場出賽,都會湧現數以萬計的觀眾進場。

稍後筆者隨著時任中華足協媒體官的陳家銘,護送陳昌源將近百歲的祖父入席,奔走於臺北田徑場內部通道,只因為這一晚的進球,將是陳昌源獻給祖父的賀禮。當晚中華對馬來西亞成人男足的賽況膠著,上半場馬來西亞成人男足先馳得點,所幸中華成人男足二度追平進球。下半場僵局逐漸隨著陳昌源在右後場的阻截、助攻,讓兩隊僵持的賽況悄然倒向地主隊。第75分鐘由於馬來西亞成人男足的球員在禁區內犯規,給予中華成人男足罰踢12碼點球的良機。當時陳昌源為皇家梅克倫足球會出賽近百場,不曾進球的陳昌源竟挺身而出,操刀罰球更是俐落進球,帶領中華成人男足終場逆轉勝。
Brandon Li-Fong Chen
在照片中發現10年前的久保......
Milkshake
對巴林在場邊看到昌源的傳球興奮到不行,相當難忘的一場,有他在的國家隊感覺真的不一樣
glacier1943
可能真的有變化...只是變化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久保
頗好奇「變化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一說的原因,到底是2017年10月10日之後主掌足協者經營不佳所致?還是真的因為陳昌源影響沒那麼大呢?事實上,中華足協國家隊球員出場費從0到2018年300萬、2019年600萬的增長速度,都是在他退休賽前後的改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