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才剛滿24歲的中信兄弟投手黃恩賜,昨天(6月17日)投出加盟中職以來的生涯代表作。
先從數據看起:先發7局只被打出3支安打無失分,投出10次三振,四壞及觸身僅各1次,拿下本季第4勝(另0敗),單季防禦率則下降到3.72,而且在昨晚中信兄弟15:1大勝富邦的比賽拿下單場MVP。
在三振紀錄上,這是黃恩賜中職生涯新高,也是本季第一位單場兩位數三振的本土投手;在勝場上,這是他從去年8月14日以來的跨季6連勝,也是中信兄弟近期對富邦的4連勝,本季戰績24勝17敗,與首位樂天已無勝差。
Baseball Prospectus專家Lucas Apostoleris特別剪輯下面這一球的影片,定格凸顯黃恩賜的指叉球握法,並秀出這顆指叉球變態而特異的軌跡:
Funky forkball movement from Brothers starter En-Sih Huang #CPBL pic.twitter.com/2HjLMis7YK
— Lucas Apostoleris (@DBITLefty) June 17, 2020
這顆指叉球的軌跡確實與一般指叉球急速下墜、甚至挖地瓜不太相同,但這絕不是昨晚黃恩賜最漂亮的指叉球。先看他在這場比賽的10次三振:
CTBC Brothers' 黃恩賜 (Huang En-Sih) tossed a gem against the Guardians, 7 dominant scoreless innings, allowing only 3 hits while striking out 10. #CPBL 🔥🔥 pic.twitter.com/QNno8x044n
— CPBL STATS (@GOCPBL) June 18, 2020
我把黃恩賜這場比賽逐球球種、球速、好壞球、結果加以紀錄並統計。必須說,黃恩賜部分滑球與指叉球的球速與位移,從電視轉播畫面看來沒有顯著差別,在沒有慢動作重播或握球特寫的情況下並不容易判定。但我們依舊可以觀察投捕搭檔的配球思維,乃至於不同球種的結果差異性。
昨晚黃恩賜的球種、用球數、好壞球比率如下表:
球 種 | 用球數(比率) | 好球 | 壞球 | 好球率 |
二縫線速球 | 43(41.75%) | 29 | 14 | 67.44% |
滑 球 | 38(36.89%) | 29 | 9 | 76.32% |
指叉球 | 16(15.53%) | 12 | 4 | 75.00% |
變速球 | 6(5.83%) | 4 | 2 | 66.67% |
茲將每一球的球種與結果統計列表如下:
球 種 | 揮棒落空 | 好球未揮棒 | 擦棒 | 界外 | 飛球出局 | 滾地球出局 | 安打 | 觸身球 | 壞球 |
二縫線速球 | 3 | 10 | 7 | 1 | 5 | 2 | 1 | 1 | 13 |
滑 球 | 9 | 7 | 8 | 2 | 1 | 1 | 0 | 0 | 10 |
指叉球 | 7 | 2 | 2 | 0 | 0 | 0 | 1 | 0 | 4 |
變速球 | 2 | 0 | 0 | 0 | 1 | 0 | 1 | 0 | 2 |
幾個隱藏在黃恩賜這場先發背後的關鍵數據:
昨晚黃恩賜的10次三振全部都是揮空三振!
這應該是黃恩賜昨晚最令人驚奇的數據,即便在大聯盟,這種「單場兩位數三振且全部都是揮空三振」的情況也不多見。
從前述影片就可以看到富邦打者揮空三振的這10球,若以球種區分,揮空三振的這10球分別是二縫線速球2球、滑球3球、指叉球5球。
指叉球的威力奇佳
在用球比率上,指叉球僅僅是黃恩賜的第3號球種,次於二縫線速球與滑球,但投球效率與效果奇佳。昨晚黃恩賜大約投了16顆指叉球,其中竟有多達7球讓對手揮空,其中有5球是三振打者的第3顆好球。
被指叉球三振的打者包括高孝儀、林益全、高國麟(2次)、陳凱倫。其中2局下半3球三振高國麟,先用時速150公里速球搶到第一顆好球,接著連續兩顆指叉球讓打者連揮兩個大空棒,應該是昨晚最精彩的一次三振:
更靈活的配球
過去黃恩賜在開賽前2-3局或第一輪打者經常大量使用速球,部分搭配滑球,但以昨晚第1局下半為例,黃恩賜投了10球讓對手三上三下,其中只有4顆速球,而在一開賽大量運用變化球的情況下,依舊有多達8球被判定為好球,只有2球為壞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