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們很難不感到失望,畢竟 Culver 在第一年仍展現出許多天賦──包含球場視野、籃板能力、防守端的潛力,不過他仍無法這麼快就打得像 Nick Anderson(前魔術隊知名側翼)。甫交易來 D’Angelo Russell 和王牌 Karl-Anthony Towns 搭配的灰狼,需要一名切入型的側翼來和兩人做搭配,然而這麼差的命中率,會影響切入時敢不敢碰撞的程度、以及取分的多寡。
不過我們還是有值得樂觀的理由,灰狼隊的另一名新秀 Jordan McLaughlin 已經有稱職替補控衛的樣子,可以舒服地餵上隊友不少好球;Naz Reid 看起來則像是 Marreese Speights 2.0;當 Culver 獲得更多上場時間時,他一度連續 11 場比賽得分雙位數──灰狼隊的未來仍然充滿希望。當 Andrew Wiggins 離開球隊,代表 Culver 多了不少揮灑空間,在球隊的角色也越加吃重,希望他在未來能夠好好站穩腳步。
奧克拉荷馬雷霆:超級球星未滿的超級黏著劑

我們一般都會將球員簡單分為三類:超級球星、先發球員以及角色球員。但是有時候總會有這種奇行種出現(雖然並不常見),他的天賦橫跨了這三種分野,讓你難以分類:想想看例如 Scottie Pippen、Manu Ginobili 這種球員,他們還不是超級球星,但他們的影響力之大,讓我姑且稱呼他「超級黏著劑」球員──Shai Gilgeous-Alexander 就是這種球員。
雷霆本季的焦點在於 35 歲的 Chris Paul 重新回到雷霆,帶領這支年輕有力的球員意外打出競爭力;然而 SGA 繳出的表現卻悄悄掩蓋了前者的光芒。以下是 NBA 史上能和 Gilgeous-Alexander 在數據上並駕齊驅的(19 分、6 籃板、3 助攻)的二年級生們:Bob Cousy、Jerry West、Oscar Robertson、Magic Johnson、Steve Francis 以及 Luka Doncic,怎麼樣?這名單不賴吧!
Gilgeous-Alexander 的籃板能力、多位置防守以及進攻的強大適性,讓他能和 Paul、Dennis Schröder 完美搭配,這三人也成功成為聯盟中令人聞風喪膽的「三衛」。聯盟中沒有其他三人組合在淨效率值中超越他們的 +28.6(共同出賽至少 400 分鐘),更可怕的是,比賽時間點越關鍵,他們的ˊ表現卻強:在過去 16 年之間,沒有任何一支球隊在第四節的分差比本季的雷霆(+2.5)還要強,而且在本季 42 場關鍵時刻(比賽最後 5 分鐘,分差還在 5 分之內)時,雷霆隊更能打出壓倒性的 +30.2 淨效率值,如果沒有 Gilgeous-Alexander 的全能,這些表現絕對不會發生。
新秀賽季的表現被 Doncic、Trae Young 這兩位大物的光芒掩蓋,Gilgeous-Alexander 在二年級時仍持續在新的城市、新的明星隊友身邊發光;「完美融入」是 Gilgeous-Alexander 球風中最出色的一點,不過有趣的是,也許他融入得太好了,反倒讓他常常被球迷們忽略,忘了他也是聯盟中最備受期待的年輕天賦之一。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季後賽門票 6 搶 2:復賽之後,誰最有可能拿下東、西區老八?
Tom Thibodeau 大蘋果重出江湖?「老席」的執教 5 部曲又將輪迴…
【特約編輯 葉冠銘 編譯/責任編輯 徐立哲】
本文編譯參考:The NBA Story Lines Beneath the Surface: Northwest Di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