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6/20

小聯盟盼升級:會讓你討厭棒球的工作

我不是對嚮往大聯盟的年輕人澆冷水,而是要認知跨出舒適圈,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有心追夢就勇敢去追,但得做好心理準備在異地生活,球團不會給你時間表,何時能踏上那個偉大舞台,要看你手裡的棒球才有答案。

作者:陳光立

文生大叔

這篇是這篇是所有棒球選手必讀!

Melody Huang

您也寫過類似的啊,現代奴隸那篇

文生大叔

謝謝你支持!

2012年時,我開車一路從加州前往亞利桑納州春訓營。那時候,主要追蹤對象是郭泓志,同時有多位台灣旅美小將力爭上游,包括離大聯盟僅一步之差的蔣智賢、李振昌。獲邀參與春訓的蔣智賢,與鈴木一朗在場上熱身,還登錄西雅圖水手隊的出賽名單,各界都以為他上去穩了!沒料到,開季在3A,接著是2A徘徊,長達八年的小聯盟生活磨掉鬥志,最終只得返台發展,2012年是他最接近舞台的機會。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聯盟生涯難熬眾所皆知,從我多次採訪旅美小聯盟球員的經驗,心靈折磨最煎熬。我指的不是想家、想女友,而是上下浮沈的不確定感,就像在汪洋中划船,你不確定方向正確與否,是該掉頭還是繼續?也許繳出漂亮成績單,隔年還在同一層級,也許棒子突然變滾燙,球團卻告知:「你被交易了!」這不是現實,而是努力到底有沒有用的困惑,會一直在心裡打轉。

一位曾在紅人隊農場打滾的台灣小將披露跟拉丁美洲球員的矛盾,他說:「我的皮夾和錢在宿舍被偷,跟教練告狀卻沒做任何處理,換來的是隊友冷言冷語。」小聯盟球員經濟吃緊、手腳不乾淨時有所聞,一些人遭到霸凌只能吃悶虧,因為「那個環境」不是讓你感到舒服,而是盡快成長達標,向上一個層級攀升。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一個球場都不同,加州聯盟風很大,運氣不好風一吹,二壘安打就變全壘打。」一位在農場評價不錯的台灣投手抱怨,不管怎麼扔,在某聯盟防禦率就是爛,反過來打擊率就會刷得很漂亮。對投手來說,就是愈來愈沒信心,每次下場都想著是不是打包回家!那年球季結束,他就被球團釋出,即使投球內容並不差。

 

努力沒人看見是常態。有一段時間,我經常開到高地沙漠,載著在高階1A打拼的陳敏賜去吃飯,只因為有一次聊天他說:「比賽前夕,選手包廂內只有礦泉水和土司麵包可以果腹。」當下我非常訝異,這位準備吃下最少五局的先發投手,那天傍晚吃半條土司麵包配瓶裝水。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僅如此,經費有限下,幾位選手合租個小公寓單位住。陳敏賜床位是地上的睡袋,因為他付房租比較少,多給的可以睡床、第二多是睡沙發,只能支付一點點的就是睡地板。在這條件下,球員要鞭策自己繳出好表現,還得讓教練注意到拔擢升級,是相當不簡單的一件事。

 

有一天,一位旅美小將說感覺要被釋出,因球團方針出現南向政策,眾多球探撲向中南美洲簽新人。年輕人一向小聯盟報到後,就得有人離開,在教練開口之前,多少就有人嗅到不對勁。所以,展現態度、努力真的不一定有用,因為在商言商你得打包離開。

 

拿著低廉薪資,小聯盟球員要想方設法吃飽飯,還得支付生活賬單,支持自己的就是一顆棒球、比賽獲勝的喜悅和觀眾掌聲。但是,充其量都是幻想,在沒接到球團通知上去前,出現場景是在夢裡,試著想想,若你是球員能堅持多久?

當你帶著棒球這項專長成年、跨入職棒後,說穿了是一個工作、一個職業,商業操作勢必會成為一部分,即使這部分對於全心全意付出的球員很殘酷。你的價值,要不就是百年罕見的奇才,要不就是具有生財潛力的賣相,否則要有過人球技、絕佳領悟力、強運,還有懂得賞識的伯樂,才可能獲得機會上大聯盟球場,在萬人前用力投球、使勁揮棒。

 

再回到2012年,在印地安人隊公關安排下,我和旅美的陳俊秀、江少慶、林家慶碰面。在三人裡面已是大哥的陳俊秀,一邊接受採訪,一邊把訊息傳遞給兩位小老弟:「大聯盟球員不是三頭六臂,他們的球速、力量不一定明顯優於小聯盟,但是能在上面穩住,就是有過人的調整能耐,可以把低潮期縮到最短。」這位曾打過未來之星、一度被視為先發捕手接班人的台灣好手強調,如何在漫長球季維持高檔是培養課程,評分標準反映在數據和教練觀察。

2010年仍叫「羅國輝」的高國輝,還在高階1A、2A擺盪著。那時間點他可從各種跡象感受到,旅美日子可能不久,接受採訪被問到低潮一事:「從2A被降回高階1A,我只能承認技不如人,沒法把之前的好成績複製上去,就被球團降級。」言談間,當然感受他的懊惱與不甘心,即使那並非是自己問題,或許是傷勢、或許是身體的疲乏,還有可能是心理壓力,但均不足以成為藉口,因為在下面還有一堆人往上擠,你位子卡不住很快被拉下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