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這項運動時常會讓你同時感到自己很渺小又有優越感……如果你曾經是備受期待的大物,十之八九你會隨著時間慢慢被人們忘卻。」—Noah Rubin
時針悄悄往午夜的方向爬,地中海的微風緩緩吹進了西班牙馬貝拉的網球俱樂部。美國選手Noah Rubin漫步著,找尋著悠閒。此時是2018年三月,Rubin才剛經歷了兩個半小時的苦戰後吞下敗仗,讓他的連敗紀錄來到五場。不過,他已經習慣了。這種打得天昏地暗的敗仗,其實就是他生涯迄今的縮影。
這由瑞典名將Bjorn Borg在1979年開設的網球俱樂部,如今已空無一人。除了剛剛Rubin比賽的球場以外,所有的燈光都已經被管理員熄了,就連裡面的咖啡廳也早就打烊。離紐約老家三千五百英哩遠的Rubin收拾了他的物品,步入了漫漫黑夜。走過了四個球場後,他找到了空蕩蕩的水泥階梯,然後跌坐在那開始哭泣。
十五個月前,他才踏上了墨爾本的Rod Laver體育館,在2017年澳網第二輪挑戰瑞士傳奇Roger Federer。在那炎熱的一月午後,Rubin在場上極盡所能,試圖與對方抗衡。在第三盤破發成功後,Rubin反射性地揮拳高呼,替自己提振士氣。Rubin的呼喊惹火了Federer,讓他在換場時狠狠瞪了Rubin一眼。
「我那時候心想:我竟然惹火Roger Federer。」Rubin回憶道,「那是多麼奇妙的經驗啊!」
那一天,Rubin直落三輸掉了比賽,卻讓自己有了自信,認為他在網壇有一席之地。然而一年多過去了,Rubin在這次挑戰賽資格賽第一輪敗北後,當初的容光煥發已經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憤怒、羞恥、和跌落低谷的自卑感。
「我只是覺得我再浪費別人的時間。」Rubin說道。
Rubin的故事,在網球的世界其實見怪不怪。小時了了的年輕新秀,卻在職業賽場上遇上瓶頸。這是一個非常煎熬的攀爬,而且很少運動員會公開談論這些辛酸史,直到他們退休的那天才會吐露心聲。他們築起的心牆實在太厚實,他們畏懼軟弱的意志實在太堅強。Rubin曾經相信他有足夠的天賦和努力成為前五十名的好手,然後因此過著舒適的生活,從事他熱愛的運動。如今,他現在連前一百五十名都進不去,經濟狀況更是入不敷出。
「我當時感覺我的靈魂正慢慢離我而去。」他想起了在馬貝拉的那一夜說道,「我就坐在那想著:『我到底做了什麼,讓我在場上這麼難受,這麼痛苦?』那是我人生的低點,卻也是另一個起點。」
「人們總是忘記我們不是機器人。人們看見了這幻想的世界,然後猜想這世界的一切幾近完美。然而,每位球員都必須在這世界面對比輸贏更重要甚至更艱困的挑戰。」—James B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