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中華職棒季後選秀會,興農牛隊在第一輪選擇了業餘名氣響亮的「台灣怪力男」,領隊楊仁佑更是投資了隊史第三高的460萬簽約金在他身上,原本被看好能接管張泰山離隊後的三壘空缺,更被領隊譽為是「下一個世代的彭政閔」,沒想到...
今天要談的這位業餘大砲,他曾經有過旅外機會,但最終因為簽約金談不攏而投身中職,進職棒後沒多久就受到「椎間盤突出」困擾,開過刀後明顯影響到了他的打擊表現,縱然集萬眾期待於一身,但最終還是在2017年季末遭到釋出。
離開職棒時也不過30歲...
出身自台東阿美族的黃智培,從小就在父親的鼓勵下加入棒球隊,身材出眾的他,一直是球隊的主力投手兼第四棒,青棒在台東農工的陳執信教練指導下,堅定了自己想往強打之路發展的信心。
畢業後北上前往桃園的國立體院就讀,除了本身的長打火力以外,他飛快的腳程更是讓大家驚豔,特別是抓盜壘起跑時機精準,也曾在春季聯賽奪下盜壘王,國體的龔榮堂更誇獎他「是擁有所有棒球天份的難得人才」。
與後來加盟統一獅隊的黃恩賜擔任三、四兩棒,兩人成為國體最重要的火力輸出,黃智培的評價卻比N4更勝一籌,不只擁有超強打擊實力,還有一雙快腿和穩定的守備能力,堪稱跑、打、守三拍子的好手。
而且中職本土除了張泰山以外,早期多半使用洋砲來擔任三壘手,自產的三壘砲算是非常少見,而像黃智培這種可以守一、三壘的黃智培,屬於力速型的角落重砲,雖然選球與針對變化球的攻擊能力不太理想,但曾被測到揮棒速度有162.5公里的大聯盟級水準,還是讓他被譽為是當年業餘最好的打者。
大二那年曾有美國職棒的球探注意到他,包括白襪及雙城都有興趣,但給出的簽約金都不到10萬美元,也被黃智培給拒絕,留在國體繼續扛當家第四棒,入選中華隊也同樣擔任主砲,在2010年的世大棒兩度開轟,證明自己的打擊能力並非是國內限定。
2010年的中華職棒季後選秀會,在三位受到高度矚目的旅美球員陳鏞基、郭嚴文及增菘瑋歸國下,原本被認為順位落在第二輪的黃智培,卻在第一輪就被興農牛隊給選走,總教練劉榮華認為他「有爆發力且能守三壘,同時可分擔林益全的壓力,而且畢竟牛隊握有的是第三順位,相對被動一點,萬一首輪不選恐怕沒得選了。」

在選到黃智培後,牛隊球團馬上大動作完成一筆重磅交易,明明自家的明星球員「森林王子」張泰山還擁有單季打擊率0.313,外加16轟78分打點的實力,卻因為球團想換血並說服他轉任教練不成,只好選擇將他交易到了統一獅隊。
痾...應該說是賣給了獅隊,把自家的看板球星售出,換來250萬元的轉隊費,也成為許多牛迷怒轉獅迷的原因之一,不過這件事要解釋起來也不是這麼簡單,有機會的話我們之後再來談。
也因為興農牛隊上已經有了一位狀元郎林益全在一壘卡位,黃智培進入牛隊之後的方向應該是往三壘手來培養,但在代訓期間他多半跟著中華成棒隊四處征戰,主要都是以一壘手身分出賽,甚至還入選了MLB全明星台灣大賽,當年包括台灣球迷熟知的Robinson Cano、Curtis Granderson以及Pablo Sandoval都來台獻技,黃智培身為唯一一位代訓球員,有幸參與其中還擔任先發,絕對是很大的肯定。
不過,從代訓的成績來看,黃智培在二軍出賽22場,打擊率雖有達到三成,但僅敲出1轟,與他選前被看好的重砲身手有不小的落差,反倒是在速度上攻城掠地,跑出了多達20次的盜壘成功,似乎是把力量的點數都投資到了速度身上。
在牛隊正處於「興農八壯士」的低迷風氣下,領隊楊仁佑居然開出了460萬的簽約金外加30萬的激勵獎金,總值490萬僅次於林益全,名列中職代訓球員史上第二高,除了認同他參與多項國際賽的好表現及第一指名的身價,更認為他「有機會成為下個世代的恰恰」,期盼能與林益全「智勇雙全」連線,帶領牛隊重返榮耀。
單尼斯@TW
糟糕,看完文章反而比較想知道250萬元買泰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