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6/26

【棒球場上的流星】守護神篇:許銘倢

每當他關門成功之後,都會把雙手食指及中指斜上,在胸前交叉,並劃出一個大大的X字,成為了許銘倢的招牌手勢,然而,曾締造單季30次救援成功,成為中職本土第一人的X-man,卻沒能在職棒場上活躍太久...

或許一般人不太理解,但我們能在電視上看到的職業棒球選手們,通常都是萬中選一的存在,不管你在學生時期名氣多響亮,或甚至進入職業後曾經投出或打出亮眼的表現,只要你拿不出成績了,那一切都是枉然,也正是因為職業舞台的殘酷,才會讓台灣棒球場上出現過許多「流星」般的選手。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那個洋投米吉亞,以及鄉長陳禹勳還沒出現的年代,說起熊+猿隊的當家守護神,除了洋投飛鵬以外,大家應該都會先想到今天的主角,每當他關門成功之後,都會把雙手食指及中指斜上,在胸前交叉,並劃出一個大大的 X 字,成為了他的招牌動作,大家都稱呼他為X-Man,許銘倢。

 

如果有在關注美國職棒的球迷應該會知道,在舊金山巨人創造偶數年王朝時期,曾有一位守護神名叫Brian Wilson,他在2010年的季後賽主投11.2局無失分外加6次的救援成功,幫助巨人拿到睽違56年的世界大賽冠軍。

Wilson saves game to clinch World Series - YouTube
Brian Wilson/圖片來源:Youtube截圖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留著招牌大鬍子的Wilson每次關門成功後都會做出「雙手交叉於胸前」的勝利手勢,與許銘倢如出一轍,他也有在訪問中提到過,一開始只是想向Wilson致敬,想不到球迷看到之後引發熱烈的迴響,還有人說進場看球就是為了看他做出這個手勢,所以後來就把這個當成自己求勝的動機,努力為球隊守下每一場勝利。

 

另外,有進場看過他投球的人應該會知道,每次他出場時都會播放MJ的成名曲《Beat It!》,那是之前La New熊的球團經理發想的,因為許銘倢的綽號叫「米茶」,台語跟《Beat It!》的讀音非常類似,加上字面意義又打「打敗」「終結」的意思,可以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第九局的惆悵 許銘倢的世代終結之戰

 

出生自彰化鹿港的他,從小就隨家裡搬到了台北,由於父母工作忙碌的關係,去到萬華嬸嬸家附近的東園國小就讀,有一次下課的時候,許銘倢在操場上被棒球隊教練給叫住,並帶他到球隊裡認識新朋友,原本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態,卻因為這樣開啟了他的棒球路,從少棒、青少棒再到青棒,成為了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在陽明山上的華興中學六年期間,許銘倢待在棒球名校,卻不如隊友耿伯軒、陽耀勳及林柏佑等人有名氣,但他並沒有氣餒,高中畢業後離開了台北,順利進入了台中的台灣體院棒球隊,結果在這裡,他的鋒芒依舊被蔡英峰、增菘瑋等好手給遮蔽,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

 

直到大三那年,原本以上肩投球的他,以側投的曾翊誠為樣本,在總教練林華韋及教練林宗毅的協助下更改姿勢,雖然一開始不太適應,但自己努力看影片學習,並請教同為低肩側投的隊友蘇耀祖後,終於慢慢嶄露頭角,成為球隊重要的後援戰力。

 

首度在2007年入選中華培訓隊的許銘倢,前後參與了港口盃及義大利棒球邀請賽,雖然與世界盃國手資格擦肩而過,但身材高大的他,搭配著極為詭異的出手姿勢,已經讓他被職業球團給注意。

 

當年底投入中華職棒的季後選秀會,La New熊球團在第一輪就選中了許銘倢,以結果論來說是相當成功,但在還有游擊大物林瀚及速球派投手李濠任的情況下,當時熊隊的這個決定算是蠻讓大家出乎意料的。

 

在二軍代訓了一整年,起初嘗試先發的他,後來定位在後援越投越好,合計18場的出賽拿下1勝5救援防禦率4.54的成績,獲選為二軍的救援王,並在正式加盟熊隊後,於2009年五月中旬升上一軍,在5/15日澄清湖球場初登板,中繼一局三振了象隊兩名打者,花了13個球無失分退場,毫無新人投手的生澀感。

 

自此之後他就成為了教練團倚賴的牛棚戰力,與曾兆豪及耿伯軒組成了「豪米耿」,加上外籍救援王飛鵬,穩固住了熊隊的後援防線,新人年累計出賽45場,繳出1勝2敗5中繼,防禦率2.43的成績,在59.1局的投球裡面投出59K,K/9值高達8.98,以新人來說確實相當亮眼。

 

只可惜那年還有一位怪物新人林益全,他以選秀狀元之姿改寫了多項新人的打擊指標紀錄,在當年拿下了新人王、打點王及年度MVP大獎,更是中華職棒歷史上首位以「野手」的身分同時拿下新人王及年度MVP的球員,獲獎完全是實至名歸。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