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華職棒對於二軍農場的養成越來越重視,其中效果最顯著的當屬黃衫軍中信兄弟,自從2016年由外籍教頭大威以及林威助相繼接任後,達成了史無前例的二軍四連霸,去年養出了岳東華、廖乙忠及高宇杰三位12強國手,今年又有江坤宇冒出頭,成果也逐漸反映在了一軍的戰績上。
而統一獅隊自從黃甘霖總教練在2014年帶兵奪冠後,從15年開始二軍戰績都排在後段班,總教練也是一任換過一任,今年在高志綱升上一軍協助林岳平後,改由高建三執掌兵符。

只是截至6/27賽前為止,獅隊二軍共有六人獲得了超過100個打席數,包括了黃恩賜、楊家維、莊駿凱等人,除了去年選進的邱智呈以外,上場空間多半是給了在一、二軍沉潛的中生代選手,而不是讓年輕的潛力新秀持續上場,引發了獅隊球迷間的熱烈討論。
所以這次我特地前往獅隊的二軍賽事,採訪到了總教練高建三,談談他在今年接手獅隊二軍後,對於球隊養成的方向,以及帶兵上的一些看法。
感謝高建三總教練受訪,以下採取你問我答的訪談形式。
第一個問題想問的是,你去年是在一軍擔任牛棚教練,之前也有在二軍當過投手教練,那今年是轉任二軍總教練,覺得自己心態上如何轉換?
高建三:「當投手教練跟當總教練在看的不一樣,多了一個野手部門要去顧,看野手這塊,我會著重在練球態度及基本動作的訓練,平常的練習如果你的態度就是積極的,那比賽時自然也會用這樣的態度去努力,如果選手平常就是散漫的,那比賽時再來積極,能夠做的好嗎?」
高建三:「當然我也會去要求每一個部門的教練,要求選手們在練習時的態度。」
其實今年獅隊二軍戰績並不好,您對於自己接手這支二軍球隊後,會比較把目標放在養成呢?或者是戰績方面?
高建三:「當然是養成會比較重要!只是新進選手們,像現在許多高中畢業的球員打職棒,心態卻是停留在業餘時期,那進來之後根本就沒辦法快速適應,他們必須來到這裡先改變心態及態度,從基本的練習做起。」
高建三:「我會告訴年輕選手們,職棒是現實的地方,這是一個競爭的環境,而且這是你的工作。」
其實今年獅隊二軍打擊成績是五隊之末,有跟打擊教練討論如何改善嗎?
高建三:「其實二軍的選手們在選球這塊比較沒那麼好,很多時候會去打到壞球,造成擊球效果不好,現在有慢慢改善了,但是要告訴他們的是,上去比賽時,每一次揮擊都要想辦法去打到球,而這個球是不是好球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是打到好球但打不好,可以改善的層面就比較多了,但如果是打到壞球而打不好,這個就比較難去幫助選手改進。」
去年選秀會在第二輪是選擇了羅暐捷,但今年養成上卻是比較以第四輪的柯育民為主,教練是如何在兩者之間取捨的呢?
高建三:「心態的問題佔了很重要的因素,像柯育民是大學畢業後進來的,他的思考模式比較成熟一點,而像羅暐捷的話,就是高中成績很好,但進來職棒後還沒有找到自己面對比賽的方式,其實羅暐捷的天分很好,只是還需要時間去訓練,比賽心態如果能更成熟,會進步得更快。」
所以不會想說讓羅暐捷直接上場比賽訓練,而是先從平時的練習去調整嗎?
高建三:「對對對,就是讓他去熟悉一下,同時也會去灌輸他一些當捕手的觀念,如何去面對職業的選手們,去了解他們的打擊型態與模式。」
目前整個獅隊二軍打線上,除了邱智呈以外,多半倚賴的是中生代像是楊家維、莊駿凱等等,而非新生代像是姚雨翔、施冠宇、張偉聖等等,教練是如何去抉擇的呢?
高建三:「當然,就像前面說的,練習時就要想辦法把態度跟狀況調整到最好,不能說讓選手上場比賽後,即使狀況不好也一直讓他們去打,對他們也不是好事。」
高建三:「再來,我是希望讓選手們在二軍也要有競爭的意識,隨時保有危機感,不是說都同一個選手固定上場,而是你的狀況維持的好,你就有機會上去比賽甚至上一軍,二軍的目的雖然是在培養這些年輕選手,但也不能忽略掉一些從一軍下來調整的選手們,畢竟一軍隨時可能需要有人來替換。」
吳聿凱
先給史丹利一個讚,辛苦了!當中職的文字記者真的比較辛苦,用字遣詞要很小心,不然容易得罪球迷,同時在國內又稍微小眾,不若國外賽事吸睛。
好了!感謝的話講完…想說這篇高建三教練的壞話…通篇滿滿的江西話…
二軍成立到現在,還真的沒看過這麼混的教練…前三指名的選手完全沒有明確培訓計畫,反正梯數差就給我板凳坐好坐滿,被記者問再雲山霧罩的講空話,甚至影射選手「態度」不佳…真的不佳你這個總仔有沒有管過?拿兄弟二軍來說,威助御下甚嚴,對真的很離譜的選手,都是直接點名要加油,心態要調整,這方面你高建三有沒有這種威嚴?
再來看到選手部分,當前三隊有誰不知道二軍就是拿來練高順位高期待的璞玉,當前三隊幾乎是能讓這些高順位盡量打好打滿,除非是連續半個月或一個月,真的荒腔走板,才會拉下去操練,請問你高建三有做到這點嗎?你敢拍著胸脯說你放在場上的選手都是為一軍準備,隨時拉上去都能打出成績的嗎?
吳聿凱
接續上篇
很明顯,看統二拉上一軍的選手,能提供戰力的屈指可數,去年整年度在二軍獲得大量打席的居然有在季末直接釋出的,還不是一兩位,是多達五六位!整季也沒看到這些選手有在一軍繳出令人滿意的成績,這些打席的投資完全是浪費!請問你高志綱/高建三知道嗎?
當前球迷圈,棒球圈無不呼籲二軍賽事應該增量,以獲得更多的打席數,更多的局數可以磨練隊上新人,就你統二完全不把這些珍貴的打席/局數當一回事,這種養成方式真的有在協助一軍培養人才?
看到統一這些年囤積這麼多高中天賦卻絲毫不在意他們的養成,放任他們在二軍空耗時光就覺得痛心…都是台灣花了大筆金錢物力培養出的優秀選手,如果是由其他三隊養成,那該會對中職一軍比賽的精彩度產生甚麼養樣的改變?拜託統一,如果不想不重視二軍,那請放過這些大物,去選那些高中評價較後段的選手培養就好,還能在簽約金上省下大筆經費!
amadis1211
我也覺得幹話偏多
職棒是看成績的。
不上場 怎麼練都有限
liang
同上,我也給史丹利一個大大的讚,問的問題都是直指核心,針對二軍選手的養成與出賽分配。(我想教練一定很討厭你 哈)
我沒有能力去驗證是否高建三講的是幹話還是真話,不過其他球隊二軍都有可收割的作物(富邦可能除外....),統一卻讓人想不出來,應該有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難道只有統一二軍有態度問題?還是有態度問題都進統一?還是這個球團讓球員有態度問題?這也是在管理層該想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