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中職選秀球探報告 高中野手篇

2020中職選秀的高中生陣容十分強大,2019 U18冠軍班底幾乎都報名參選,去年國手落選的遺珠,今年都有入選亞青培訓隊,也預計會報名選秀,這是連續第四年寫選秀專欄,今年加入了20-80的評分,希望能讓讀者們更了解球員相對在中職的能力,大家也可以發揮想像力,留言討論選秀候選者的模板類似目前中職的哪個球員

作者:聶小倩

阿銘

今年還有旅外潮回歸,多少會影響到高中選手們的選秀順位,不過選秀只是入門,能不能獲選後馬上適應職棒節奏.環境,這就是他們之後的課題,祝福他們選秀順利。

聶小倩

沒有影響耶,今年高中生大概是史上最踴躍的一次

Jeffery Chao

期待下一篇,所以二刀流的選手投手篇還會再出現嗎?

聶小倩

會呀,分開寫,好多人問一樣的問題!!

吳聲緯

感謝加上各項目評分,比單純的形容詞更直觀判斷新秀優缺點

但我比較好奇的是,這些分數的樣本是從哪些比賽取得,樣本數足夠嗎??然後未來預期的分數是如何給的??.....因為都是業餘球員,是否有出賽數太少和比賽強度低造成資料失真的狀況

聶小倩

這些球員都是從國中時期就開始追蹤,用相機錄了許多他們打擊或防守的影片,有興趣可至Taiwan Baseball Notes的Youtube頻道欣賞,至於評分,是比較主觀的預測,未來球員可以成長到哪都還很難說,當然不可能百分百準確,就是給讀著更容易理解我對球員能力的評估的一個表達方法。

吳聲緯

好厲害,好辛苦,是有在從事球探相關工作還是只是興趣呢?

聶小倩

@吳聲緯 一般球迷有興趣這樣,說是球探不敢當(標題打球探報告是為了吸睛增加點閱XD)

吳聲緯

@聶小倩 標題都這麼寫了,我看你就入坑吧!富邦說不定願意第一個開複數年約

Cain Aldo

請問三民林家鋐高三這年進步的情形如何呢?

聶小倩

會在高中野手(2)談談,有時間寫的話 呵呵。。

Simon Yu

請問何恆右跟王順和的選秀落點大概會在哪呢?(另外我覺得何有機會變更有power的王威晨;王順和的力量比意料的還低!?)

聶小倩

何恆佑前兩輪甚至第一輪機會很大,王順和身材比較不好,但他防守和速度不錯,可能中後段選秀有機會選上。

 

球探報告評分標準參考

宋晟睿 右投右打 182公分 中外野手

打擊35/50 力量35/50 臂力60/70 速度60/65 守備55/70

(目前能力評分/未來預期到達的分數,50分為中職平均水準,80分為滿分)

宋晟睿畢業於長安國中、平鎮高中,國中時期防守位置是捕手、外野,高中守位固定於中外野,防守能力是其最大賣點,也是今年高中野手五拍子最平均的球員,他有精準的外野飛球判斷能力配上平均以上的速度,防守範圍廣大,加上頂尖的臂力和傳球精準度,有許多精彩的長傳阻殺防守。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打擊雖然沒有防守亮眼,但他在高一就曾贏得木棒聯賽的打擊王獎,揮棒速度快可輕鬆反擊快速球,高三時體型變壯,對擊球距離也有顯著進步,長打落點多出現在中左外野之間,跑壘速度和繞壘技巧優異,深遠飛球經常跑出三壘安打,但目前對於外角球的打擊技巧不佳,反方向的攻擊威脅性較小,變化球的辨識能力也不足,限制其打擊破壞力,不過若能持續精進打擊技術,看好未來宋晟睿成為打擊至少有平均水準金手套等級的先發中外野手。

 

林子豪 右投左打 185公分 三壘手

打擊45/70 力量30/55 臂力45/50 速度45/50 守備40/55

林子豪畢業於新埔國中、平鎮高中,國中的防守位置是游擊手,高中改以三壘為主,高一時由於身材瘦弱先在鋁棒聯賽出賽,高二、高三身材持續成長,更以其頂級之球棒控制能力,成為平鎮不動三棒打者,面對各種球路與位置皆能適當調整揮棒軌跡,並精準擊中球心形成安打,且落點平均分佈在三個外野,攻擊範圍廣角,可說是本屆選秀青棒最佳打者,但由於對任何球路都能擊出安打,選球能力並不精準,經常以鳥碰方式揮擊外角球,甚至常被外角壞球引誘揮空。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打擊外,其餘能力較為平凡,速度和臂力勉強可達平均水準,運動能力普通防守範圍平平,三壘守備雖曾在高中前期展現出驚豔的接球手感,但後期後進步遲緩,移位向前處理小球的穩定不不佳。力量方面,擊球距離持續增加,高三後擊球距離也有明顯增加,185公分的瘦長身材,可塑性佳,提高揮棒仰角有望擊出更多長打。目前林子豪體態的成熟度略為不足,肌肉量是否足以應付100多場的職業賽事還有疑慮,但以其絕佳的打擊天份與身材經過養成後,預期未來有機會成為具有穩定三壘守備與雙位數全壘打的中職打擊王。

 

何恆佑 右投左打 185公分 一壘、二壘手

打擊40/65 力量35/60 臂力45/50 速度60/65 守備35/50

何恆佑畢業於二重國中、穀保家商,主要防守一壘,也有少數二三游和外野的防守經驗,身高185公分體態精壯,擁有頂級的球棒控制能力,積極進攻、低揮空率且不輕易追打壞球,擅長反向攻擊,打擊落點較多落在左半邊,力量已有一定成熟度,反方向也能擊出深遠長打,左打優勢加上平均以上的跑壘速度,經常跑出內野安打或壓迫防守產生失誤,狀況不佳時也可依賴選球和速度上壘,是很適合安排在1-3棒的打者。偏好攻擊低球,但對高球的打擊技術不佳,常用砍擊方式的方式打出滾地球,另一個問題是擊球時機經常性的過晚,雖然能靠爆發力和揮棒速度擊出安打,但進職業後遇到更快更刁鑽的球路,打擊可能會因此被壓制。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守方面對球的反應不錯,但只有少數防守二三游的經驗且技術略顯粗糙,接球後拿球傳出的連接動作不順暢,連帶影響傳球準確度,也不具有在身體不平衡的狀態快傳一壘的能力,因此在職業防守三壘、游擊的可能性不高,預期未來可能會以二壘手的身份開啟職業生涯,適當修正打擊觀念後有機會在全壘打與打擊率排行榜名列前茅,若防守能力進展不順利,也可靠打擊能力佔住角落外野和一壘守位。

馬傑森 右投右打 180公分 游擊、三壘手

打擊30/50 力量35/55 臂力55/60 速度45/50 守備35/50

馬傑森畢業於光復國中、普門中學,高中前期時防守一三壘,高三則重回國中時期就曾擔任的游擊手,揮棒速度與擊球初速快,高中前期擊球落點平均,但高三後反而變成極端的拉打型打者,安打落點多在左外野,擊球習慣偏好高球,相中之球路即使在胸口以上也會積極進攻,並仰賴其優異的爆發力打出強勁安打,但他的球棒控制能力普通,外角打擊技術不佳,選球也不精確常追打壞球,所以擊球品質並不穩定,無法維持有效擊球率,縱使有非常出色的力量,但讓他實戰的長打表現打了折扣。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