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體能,楊賀丞才剛到美國,就發現隊友的身材都非常厚實,他更看過原本體格普通的學長,訓練一段時間後,身體變得很壯,與以前在台灣學校棒球隊所經歷的體能訓練不一樣。

他說:「過去,在高中時做重訓,重量都是由自己調配。」但在美國,學校有外聘的專任體能訓練教練,教練重視運動科學,因此會依據每個人的身體數據,各別開立屬於個人的菜單。雖然訓練時間不長,但與過去身材相比、壯碩不少,在實戰上能明顯感受到力量的提升。
課業上,楊賀丞曾經親眼看見同齡隊友,因為成績沒有達到標準,置物櫃馬上被清空,也不得參加任何訓練與球賽,非常嚴格執行!
在美國,球季只有春季,如果學業成績沒有達到標準,連練球都不行;在台灣,就算考 0 分也能打球,「而且,有些考試會有題庫,學生也不會想真心學,只會想背一背應付考試。」
楊賀丞特別指出,球隊中不乏理工科的高材生,既會念書又會打球。考試前,隊友常常會相約到圖書館讀書、討論課業,這是在台灣相對較少的現象。

因此,楊賀丞的美國生活是這樣的畫面:日常生活被課業塞得滿滿的,眼前不是熟悉的語言、環境,以及從沒接觸過的學科,「忙到想出去玩的時間都沒有!」他苦笑。
雖然現在課業雖然充滿挑戰,但可以感受到新知不斷地湧入,「面對學業變得比較有動力,就會想多學。」楊賀丞說。
「努力一定很累,準備考試一定很枯燥乏味,但是,當你真的達到目標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好像沒有那麼辛苦了,很有成就感!」這段日子,非常充實,付出的努力與收穫,使得楊賀丞更加有自信心。
許多人認為出去留學,實力必須很頂尖,課業要很厲害,其實不盡然。
楊賀丞自認,過去在台灣時,並不是最突出的球員,赴美讀書也是因想學習第二專長,從出發前的前置作業到實際赴美所遇到的種種挑戰,楊賀丞說:「我覺得蠻值得的。」
楊賀丞雖然美國不到一年,計畫即被新冠病毒打亂,「打個4、5場,球季就被取消有點難過。」但在這期間已收穫不少。
他說,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只要確定好志向,非常推薦台灣學生運動員可以拿出自信,勇敢地出去闖!

出去的門檻並不難,真正的挑戰在美國!
「最大的改變應該是自信心吧!台灣太追求不能有錯誤,剛去美國的時候不太敢講英文,因為怕講錯,但現在至少不會害怕講英文,反正他們有不會太在意你有沒有講錯,聽得懂就好。」
因為疫情,楊賀丞暫時回台,持續維持體能訓練,調整姿勢,保持球感;課業也不敢怠慢,跨時區的遠端課程之外,也時常溫習所學,他期許自己:「時時刻刻準備好自己!」如同 Dr. Sato 與 Jeff 所言,技術準備好、體能準備好,學識準備好,當機會一來臨,才能有實力好好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