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7/07

中信兄弟防守野球的幕後功臣 黃泰龍的「自主訓練課」

去年的中信兄弟,是中華職棒聯盟30年以來,最不容易失誤的一支隊伍,而今年團隊防守同樣優異的他們,目前仍舊是聯盟第一的水準。 其中內野手群的進步有目共睹,當然也要歸功於守備教練黃泰龍每年季後的「自主訓練課」。

fb - Jake Chang

好教練,
願意為了選手而努力

截至7/7日賽前為止,中信兄弟是以33勝20敗的成績獨霸群雄,領先排名第二的樂天桃猿有著四場勝差,雖然團隊的攻擊火力遜於樂天,但他們的投手群表現卻是相當精采,團隊防禦率來到4.45,是聯盟唯一一支ERA低於「5」的隊伍。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投手群之所以能有這麼好的發揮,很大一部份的功勞也要歸給背後的野手群,今年中信兄弟團隊的防守成績同樣名列第一,守備率是最高的,失誤次數當然也是四隊最少的。

 

其中內野手們的表現最為精彩,負責中線的吳東融及江坤宇都是攻守俱佳,鎮守三壘的王威晨更是揮別了過去守備不佳的陰影,以守備率0.968的表現,成為聯盟三壘第一把交椅。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去年中信兄弟可是中華職棒聯盟30年以來,最不容易失誤的一支隊伍,團隊的守備失誤僅89次,追平了隊史(前身兄弟象)在1993年寫下的同為89次最低紀錄,但以守備率來看,單季0.980已經是最好的成績。

延伸閱讀:從聯盟墊底到史上最佳 中信兄弟「防守野球」的進步從何而來?

 

除了去年季中引退的「紅龜」陳江和協助指導以外(今年紅龜轉任首席),近幾年兄弟內野貫徹防守野球的幕後推手,正是從2017年上任的黃泰龍教練,自16年底宣布引退並轉任教練後,執教已經邁入第四年。

黃泰龍內野守備教練
請繼續往下閱讀

 

球員時期還叫做「黃仕豪」的他,是在2010年透過交易轉到兄弟,開啟了他的職棒第二春,從原本在一、二軍沉潛的替補選手,變成一軍主力的三壘手,還隨隊拿到2010年的總冠軍。

 

一直都不是以打擊見長的黃泰龍,可以說是用手套牢牢鞏固住了自己的先發位子,在兄弟的六年期間拿下一座最佳十人及三座三壘金手套獎,面對洋砲的競爭仍屹立不搖,與生涯同樣拿過三座金手套獎的陳江和一樣,都是近年來兄弟的「守備教科書」代表人物。

 

在年齡漸長與新生代好手一個接一個入隊之後,黃泰龍也評估自己的能力已經難以在一軍生存,所以從2016年起就以球員兼教練的身分先在二軍學習,隔年就被拔擢到一軍協助外籍教練團。

 

說來也奇妙,那一年在二軍與他長時間相處的選手們,包括王威晨、吳東融及蘇緯達等人,如今都已經成為一軍主力先發,也正是有過這段經歷,他們彼此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黃泰龍:「我當教練以來,不想要讓選手覺得教練叫我做這些事,卻沒告訴我為什麼,如果我今天要去要求選手一件事,我一定會從頭到尾地解釋給他們聽,讓他們明白優缺點在哪邊,還有選手為什麼需要去做這件事,也能讓他們比較放心。」

賽前協助餵球

 

談起兄弟今年優異的防守表現,黃泰龍笑著說:

球季還沒結束,我不能提早舒服他們(笑)

 

黃泰龍:「其實這幾年我確實有看到選手們的成長,這也跟進來職棒的時間拉長有關,他們變得比較能去適應職棒的節奏,這是很重要的,有的人可能在業餘或高中剛畢業進來,短時間要馬上適應並不容易。」

 

他也透露,近幾年兄弟這批年輕野手群,季後都會在北部實行自主訓練,雖然菜單不華麗,但就是強調基礎的東西,去把這些做確實,而這個「龍哥式的訓練」,對於他們春訓甚至銜接到隔年的例行賽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黃泰龍:「很多年輕選手進來職棒最容易欠缺的,就是休賽季的自主訓練,他們可能會去找以前學生或業餘時期的母隊一起訓練,但其實這樣訓練下來的量沒有這麼充足,強度也不夠,可能就只是簡單的打擊練習或傳接球,對於職業選手來說是不太夠的。」

 

黃泰龍:「其實一開始是想幫助吳東融及岳東華,他們在2018年球季的防守端表現都不太理想,剛好又家住北部,我就想說找個場地帶著一起加強,結果後來越來越多內野手也加入,就乾脆固定在季後召集大家,除了有個伴以外,也形成一個很好的良性競爭。」

 

這個自主訓練的成果,也從去年開始慢慢展現了出來,越來越多的兄弟球員們會在球季結束後要求自己的技術及體能,希望能在球季間的銜接上有個好的開始,即便是季後也不會鬆懈。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