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08學年度國民小學籃球聯賽(EBL)16日開打,17日舉行的女生組賽事,奪冠熱門北投國小以77比0 大比分「完封」南勢國小,引起網友熱議。
不少網友認為為什麼在大比分領先下,北投國小仍要採取全場壓迫?甚至認為這場比賽會造成小球員的心理陰影。
「我們全力以赴,是尊重對手的態度。」
「如果我們要球員放水,讓對手上籃得分,這是羞辱對手。」
「這也會讓孩子們很難理解,平時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練球?」
但對此北投國小的教練洪至善表示,如果刻意的放水反而是羞辱對手,所以從頭到尾以全場壓迫防守伺候,而且最後有換上中低年級的球員上去練經驗,對方也有上罰球線,只是沒有罰進而已。
一開始聽到比分時,只是有點訝異兩隊的實力差距竟然這麼大,但實際看了比賽的影片後,我有了一些想法。
「請問國小如何有效破解全場壓迫防守?」
「怎麼會這麼問?」
「因為這個教練,每年對到我都用全場壓迫來打贏我!」
這是某年我參加籃球教練研習時聽到的一則對話,當時教練A問講師自己該如何幫助小球員突破全場包夾,因為另一位教練B習慣讓自家的小球員以全場壓迫來防守對方,而國小生大多基本動作不夠純熟,遇到全場包夾很容易束手無策。
當時面對教練A的提問,全場只是大笑,而講師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未來國小比賽會規定禁止使用區域防守跟全場壓迫。
之後,在講習結束後,看到教練B在個人的社群網站發布一些反駁的內容,大意是說無法理解這種打不贏就要求更改賽制的做法,自己的學校並不是籃球強隊,隊上也沒有那種很有天賦的球員,如果不這樣練,根本不可能有打進八強的機會。
之後,在一次因緣際會下,爾然觀摩到教練B實際教球的狀況,他在練球的過程中,確實花大量的時間在練防守與全場壓迫,很多小球員雖然基本動作不算太好,但對於壓迫的站位卻相當清楚。
「沒有那麼多時間一個個慢慢刁(基本動作)啦!」
「我認為好成績跟推廣運動是不衝突的,畢竟你帶隊就是要贏球,贏球小朋友才會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會繼續練啊!」
當時我曾出於好奇問了教練B,每天花這麼多的時間在練習,怎麼分配全場練習與基本動作的比重,他曾這樣回答我。
其實,這樣的想法也沒有說錯,而且身為教練,本來就有球隊戰績的壓力,只是那天看他們打友誼賽,他們球場只讓對手拿不到10分,在領先30幾分時仍採1-2-1-1的全場壓迫,看著對面的小球員各個垂頭喪氣的樣子,真的不免覺得這些小朋友有點可憐。
「先擾亂對手的平常心。」
「讓他們喪失判斷力。」
「接著再讓他們失去自信。」
「最後連進攻欲望都消耗殆盡。」
這番話是當初《灌籃高手》海南教練對全場壓迫下的註解,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情境會在我的眼中真實上演,有時候真的很擔心這樣子會不會扼殺了這些孩子的學習熱忱,甚至反過來說,這樣勝利至上的執著會不會影響到現在勝隊的小朋友,扭曲了他們學習的初衷?
退一萬步來說,萬一為了勝利,忽略了一開始打好基礎的重要性,這些孩子會不會到了更高層級,卻沒有相對應的技術,而讓他們必須花更多的掙扎來彌補過去的空白呢?
或許我的想法比較幼稚,但我總是希望自己帶的球員打球是開心的,因為自己曾經是被硬逼著學籃球,所以曾經非常排斥,直到後來在打籃球的過程中,漸漸喜歡上和隊友一起輸贏、被隊有需要的感覺,進而建立了自己對這個運動的成就感。
所以我總是很努力地想要把這樣的「正向循環」教給自己的球員,當然,我並沒有權力干涉別人怎麼帶隊,只是當時曾有這些疑問,而透過這次的比賽這些疑問又在我的心頭浮現。
我不認為不使用全場壓迫就是放水,但我也很肯定兩邊小朋友的努力,而且從比賽來看,兩邊到最後都沒有放棄,這點是值得嘉許的。
「雖然最後沒有贏下比賽。」
「但小朋友們已經很努力了。」
更令我欣慰的是,在這個被媒體稱作「板橋慘案」的事情過後,南勢國小仍沒有氣餒,雖然下一場比賽仍以5比52大比分慘敗,但至少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小女生確實已經盡力了,而且感覺這件事情並沒有對她們造成更大的心理陰影。
希望她們能繼續努力,不必在乎別人的眼光,只要繼續喜愛籃球,每天為自己的成長而感到快樂,這樣就夠了。
Chien-ho Chen
全場壓迫剋蛋這種打擊小球員幼小的心靈,造成未來也許放棄打球的偏差戰術,小學比賽應該禁用
Melody Huang
吞蛋是真的有點狠
但要就此禁用全場壓迫也太因噎廢食
Chien-ho Chen
非專業意見,一點看法參考,只看了部分比賽轉播。剛開始時,南勢球員邊線發球有問題,接球球員應該可以做些假動作甩掉防守者,可惜並沒有,發球者居然在有人在預備接球者附近時直接傳地板球,導致被抄球直接輕易掉2分。後來有看到改換雙手足球式發球,但力氣太小,傳球距離過短,發不到己方球員處,居然傳到在前方的防守者,也是輕易失分。
BTW,女籃連成人球員在籃下投球都用正常姿勢投球,蠻容易放槍的,幾乎沒看過過挑籃的,感到很奇怪,也很少看到右手左邊反勾上籃,手指稍微旋一下球很容易擦板旋進籃筐。還蠻容易練的
https://youtu.be/fC65HDeansQ?t=59
阿准
感謝您的反饋,您看得很仔細呢XD
Melody Huang
我是覺得,既然已經拉這麼開,北投可以做更多的戰術嘗試
阿准
嗯嗯,這也是一種方式。
Melody Huang
而且既然妳提前把比賽打成垃圾時間,不就有很多時間可以一一慢慢刁基本動作了嗎?
glacier1943
為了怕玻璃爆裂~會不會哪天台灣禁打籃球阿?
阿准
這就有點因噎廢食了
glacier1943
因為怕輸不起, 玻璃心爆炸就要改規則, 不也是因噎廢食? 說要改規則的教練, 就應該直接終身禁賽了吧, 根本不是來投入籃球運動的, 只是想要把打球的最後都變成魯蛇吧!
fb - 王瀅詠
"退一萬步來說,萬一為了勝利,忽略了一開始打好基礎的重要性,這些孩子會不會到了更高層級,卻沒有相對應的技術,而讓他們必須花更多的掙扎來彌補過去的空白呢?"
謝謝從旁觀察的熱心建議
以我自己用打了10多年且用籃球成績升學球員的立場來說
沒有對一萬步來說,沒有萬一為了勝利。
您想像的對孩子的保護是真的保護嗎?
台灣女籃沒有那麼空洞,不會出現有意願要往更高層級走的球員卻不知道基本動作訓練的重要性。
若您的球隊在小學階段無法擁有完整的資源提供全面的栽培,那您應該在球員有意願往更高層級走時,引薦她進入有完整資源的學校或球隊去吸收學習。
當先天不足後天努力也跟不上時,應該要輔導心靈將此運動興趣轉為休閒興趣,而不是升學或人生目標。
帶球隊要帶心,這心不只是信賴您的心,還有待她心靈成長成熟的心。
如果真的為了保護幼小的心靈?這種賽事的結果就不應該報導,讓勝方只收穫自己努力的結果,不需要外界來指責過分與不是。
讓敗方,真的享受競爭與努力的過程,不需要外人與不理解的人來嘲笑掛但這件事。
越報導越檢討:是要告訴他們不該贏?不該掛蛋?
在場上流血流汗的是報導者嗎?
出了社會的輸贏~誰讓了?
阿准
嗯嗯,感謝您的反饋,確實點出了一些我沒有看到的面向。
我非常認同讓勝方收穫自己努力的過程,讓敗方享受努力的過程這個觀點。
在興趣與人生目標的選擇上,真的需要相當多的考量。
我原本的想法是站在推廣與興趣的角度,感謝您從球員的角度出發,提供給我一個之前沒有想過的面向。
fb - アキバ ヒツジ
賽事被報導我認為是不可避免的,主辦單位是教育部體育署,就算報導口吻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你也無法預期它不可以被報導。而且只要被報導了,現在網路時代,教練就會被"世界級"的檢視。這不再是小盒子裡面的風暴了,這件事已經包括在教練的"出社會的輸贏"了。
據我所知,lopsided scores這件事美國兩方意見都有,把價值觀講清楚,我認為不是壞事。
Chang Sheng Chiang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