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7/29

網球中的「鷹眼」正式進駐MLB 這將為大聯盟帶來什麼改變?

歷經風風雨雨,2020 MLB終於在美國時間上週四晚間正式開打。除了看各支球隊如何在短暫的60場比賽全力衝刺、躲避病毒侵襲,本季另一個比較少人注意到的看點在Hawkeye系統正式取代Trackman,成為官方追蹤紀錄數據的主要夥伴

作者:Dr.A

歷經風風雨雨,2020 MLB終於在美國時間上週四晚間正式開打。除了看各支球隊如何在短短的60場比賽全力衝刺、躲避病毒侵襲,本季另一個比較少人注意到的看點在Hawkeye(沒錯,就是網球比賽常看到用來決定球是在界內外的鷹眼)系統正式取代Trackman,成為官方追蹤紀錄數據的主要夥伴。

 

請繼續往下閱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Statcast自2015年以來開始在30支球隊的主場紀錄數據,引進目前廣為人知的exit velocity(擊球初速)、launch angle(擊球仰角),除了這些基本數據,更由上述兩項催生出不少現今廣泛被拿來評估球員表現的衍生數據,像是hard hit rate(擊球初速超過95英哩的比例)、barrel rate(定義比較難解釋,總歸來說就是綜合擊球初速與仰角後,看這次擊球有沒有符合定義的'barrel',直觀來說就是打得非常有氣勢、很漂亮的比例)。

 

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細看statcast的各種衍伸數據,都可以上baseball savant網站觀看

 

exit velocity跟lauch angle在這段時間也讓大聯盟出現了expected(預估)的概念,從打者過去的擊球品質、投手被打的擊球品質可以衍伸出相當多預測性的數據如 xERA(x就是expected)、xwOBA...等。讓大家在評估一個球員除了基本的進階數據FIP、wOBA、wRC+外,又有其他選擇。跑壘、防守上也出現如sprint speed(球員衝刺的速度)、OAA,短短五年其實已經改變不少球員評估的觀念。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在鷹眼系統進駐MLB後,我們能夠預期它帶來甚麼樣的改變呢?在去年一封由MLB官方strategy,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部門執行副總裁Chris Marinak寄給各支球隊的信中提到,鷹眼除了將更精確偵測球的進壘角度、球場上球員的位置、球的轉速,也將會加入感測球棒、球員四肢移動的能力。簡單來說,過去只能在大聯盟練習、小聯盟比賽使用的Blast Motion(偵測球棒揮擊的相關數據)如今相關數據也能從鷹眼得知。

 

那這些數據又能帶給球員甚麼幫助呢?試想今天你能獲得你各個關節、四肢的移動速度,你就能更清楚自己在比賽中的投球、揮棒姿勢是否跟平常不一樣,除了有助於提高自己的穩定性之外,更可以藉此學習在比賽時其他球員哪些姿勢帶給他們出色的表現,像是過去就有專家解釋Cody Bellinger打擊時將右腳擺在較為外側的地方,藉以增加擊球時旋轉腰的速度,以及Mike Trout在打擊時,他的verticle angle at impact總是維持在20到30度之間(下圖水平線跟綠線的角度),這些數字如今也有機會在正式比賽中一覽無遺。

 

取自Anthony Shattell Twitter

 

除此之外鷹眼也可以幫助分析那些姿勢在比賽中可能導致受傷,間接給予球員平時練習更多資訊與方向。甚至有說法是有機會可以將解析度放大到看到縫線,直接將王牌投手如何投球、提高轉速的秘訣一覽無疑。打擊方擊出球後,球是top spin、backspin也能知曉,這些旋轉如何影響球的飛行也會是大家關注的議題。當然除了球員方,看球的各位也能有更多評估球員的選擇囉!大家準備好進入另一個未知的領域了嗎?

 

🎗延伸閱讀:

法官大人要休庭多久?揭露Aaron Judge傷勢詳情與可能歸期​

Luis Severino UCL 傷勢診斷背後可能有更多選擇?​

想更瞭解棒球嗎?帶你一步步看懂棒球投手投的到底是什麼球!

求職?追星?帶你親臨MLB冬季會議現場!

2020年MLB賽季前十打線預測與排名(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