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8/11

拒絕假球「交易重生」 黃泰龍的敗部復活之路

拒絕了來自米迪亞的假球邀請,黃泰龍球員生涯一度面臨無球可打的命運,所幸La New熊球團給了他重返職棒的機會,後來還接受了他主動提出的球員交易方案,去到了兄弟象隊。 沒想到,披上黃袍後的他,就在那裡走出了全新的「敗部復活」之路。

前不久為了討探中信兄弟的防守野球,我完成了一篇中信兄弟防守野球的幕後功臣 黃泰龍的「自主訓練課」,而在訪談過程中,我也對於黃泰龍教練的球員生涯相當有興趣,所以順勢問了他。

 

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不到,他的故事實在太曲折離奇了,讓我迫不及待再寫一篇,來與大家一同了解。

影片版本:那些年「拒絕」迷失的職棒球星EP1:敗部復活─黃泰龍(黃仕豪)

 

或許有些人對於黃泰龍這個名字可能不太熟悉,其實他選手時期叫做黃仕豪,外號是「大頭」,新名字是算命師給的,也剛好象徵著他轉換身分的全新開始。

大頭|圖片來源: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生自台南就讀善化國小的大頭,二年級就開始接觸棒球,從少棒開始就擔任投手的他,卻在國中就因為右手肘過度使用,導致變成「棒球肘」而無法伸直,甚至長出骨刺壓迫了肌肉和神經的生長,即使選擇了棄投從打,但他的揮棒動作無法像一般選手延伸,打擊動作也不正確,只是怕影響球員生涯,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選擇開刀。

 

轉換跑道後,黃仕豪在隊上擔任內野手,兼顧二、三游的重任,高中畢業後放棄了可以進入合作金庫安穩打球的機會,他抱著「挑戰」的想法報名了2003年的中華職棒代訓選秀會,這年是中華職棒首度舉辦代訓選手,黃仕豪則是在第四輪才被誠泰太陽給挑走。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過了一年的代訓後,他最終以簽約金210萬元,月薪八萬的價碼加盟,與他同批進去的還有周思齊,兩人的外型在那個年代算是非常顯眼,當年還被球迷戲稱為棒球界的「明道」與「陳信安」,前景一片看好。

 

只不過,進入誠泰三年以來,黃仕豪基本上只能算是個「內野工具人」,沒有太多的機會可以表現自己,再加上打擊能力平庸,2006年出賽58場僅繳出0.184的打擊率,直到07年才敲出生涯首轟,但游擊大關主要由郭銘仁把守,自己只能到二壘去擔任鄧蒔陽的替補,球季中還一度因接球時踩到外野的坑洞裡(羅東棒球場),造成左腳踝嚴重扭傷,又休養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誠泰cobras的母公司誠宇育樂宣布終止營業後,這支球隊在08年起等同於「名存實亡」,直到2月才由賽亞科技接手,冠名米迪亞暴龍,原本應該是值得慶幸的一樁好事,卻為中華職棒帶來了一連串嚴重的影響。

 

披上暴龍隊的黑紅球衣,黃仕豪卻在這年經歷了人生最低潮的黑暗期,倒也不是打不好或者無法上場的問題,而是米迪亞球團內部有人與他接觸,詢問他是否願意配合放水,結果被黃仕豪一口拒絕了。

 

採訪的當下我問他,難道不會擔心拒絕之後,從此就沒球打了嗎?

 

結果大頭跟我說,他覺得那個當下如果選擇配合了,未來事情爆出來一樣是沒球打的,所以他是跟「那個人」說,我不去擋你們的財路,不然你們就把我放到二軍好了,至少也可以不用與他們待在場上,只是心裡難免會感概,這個環境怎麼會變成這樣...

 

黑米事件爆發後,米迪亞暴龍隨即遭到除名,整支球隊形同解散,黃仕豪還因為自己在電台上的訪問,被電視台拿去「移花接木」,讓民眾誤以為他與黑米事件扯上關係,他還因此在部落格澄清,並強調這種敏感時刻,看到自己的名字未經允許出現在新聞上絕對是非常不受尊重的。

 

球隊解散後,黃仕豪甚至有兩個月沒薪水可領,直到現在都沒能拿回來,他先後參與了日本關西獨立聯盟,與四國九州聯盟的測試會,但都沒有獲得青睞,連季末開辦的特別選秀會都乏人問津,眼看著職業生涯就要走到盡頭了。

 

想不到就在這時,La New熊球團評估內野手傷兵不少,所以對他伸出了手,在前領隊郭建霖的牽線下,黃仕豪加盟了熊隊,成為首位特別選秀「敗部復活」的球員。

 

對於大頭來說,La New熊的郭領隊及劉老闆就像他的恩人一般,在最低潮的時候給了最珍貴的機會,才能延續了他的職棒生命。

劉保佑董事長|圖片來源:運動視界圖輯

 

只不過,2009年的熊隊內野已經有林智勝與石志偉的「勝石連線」,再加上林智平、余進德、蔡宗佑等人競爭,黃仕豪整年度只獲得了31場的一軍出賽,先發機會也是寥寥可數,下半季甚至都待在二軍,也讓他自己開始思考著,留在熊隊的未來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