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11/27

那些年迷失的中華職棒球星:蔡豐安

一個「不適任」的理由,讓黃金三劍客之一的蔡豐安就此離開職棒舞台。 當年兄弟象領隊洪瑞河對於這件事閉口不談,也引發了球迷極大的不滿,有人到場抗議舉布條,喊出「沒有真相,沒有球迷」的口號,結果在黑象事件爆發後,我們才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fb - 黃冠豪

不知道我有沒有記錯..當初陳致遠.恰恰.阿扁好像是三四五棒不是四五六棒~

fb - 黃敬文

五組人找他放水?這是反洗白 洗黑嗎?哈哈

在台灣棒球的歷史上,有非常多的球員,因為假球、賭博或者桃色風波的原因離開了球場,他們帶給台灣棒球的傷害,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彌補的,只是身為球迷的我們,總會在某一個時刻看到某一個人,就想起了這些迷失的職棒球星們。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篇文要講的同樣是黑象事件的涉案球員,但他卻不是在那次事件後才離開職棒,而是早在2006年就先被象隊球團釋出,當時甚至有非常多球迷都替他打抱不平,甚至喊出了「沒有真相,沒有球迷」的口號,就是希望能為他爭一口氣。

 

殘酷的是,在事件爆發後,這一切回頭看起來都讓人覺得格外諷刺,今天的主角,就是前黃金三劍客成員之一的蔡豐安。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起這個名字,不只是兄弟象的球迷有感觸,連資深的三商虎迷恐怕都會非常有感覺,畢竟蔡豐安雖然在虎隊的成績平凡,但轉戰象隊後,身上穿的卻是代表著「虎魂領袖」林仲秋的「6」號球衣,更是中華職棒最後一位「虎將」。

 

只可惜,他最後留下的身影,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光彩就是了。

圖片來源:CPBL TV截圖
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生自南投埔里的蔡豐安,從台中的太平國小展開棒球生涯,由於他的後腦勺相當扁,也讓他有了「阿扁」的綽號,恰巧與那個年代火紅的政治人物同名,因此也有人會戲稱他為「市長」。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巧合,就是蔡豐安職棒生涯第一支滿貫砲,正巧是在「阿扁」總統順利選上的那一天,於台南球場打出來的,不僅如此,還有一個關於「阿扁」的神奇魔咒,我們留到後面再來講。

 

畢業於台灣體院,曾短暫到合庫棒球隊打球的蔡豐安,是依循「特考」制度進入職棒舞台,特別是1997年開始,中華棒協及體育署不再限制特考名額,也讓三商虎那年一口氣補進了多達七位選手,包括蔡豐安。

 

職棒八年的三商虎正迎來一波大換血,不只是日籍總教練宅和本司下台,改由本土的陳友彬接任以外,大多數的選手都跳往了台灣大聯盟發展,包括洋砲三劍客「康雷、哥雅、鷹俠」、「悲情王牌」康明杉等,算一算少了至少十名球員。

 

而蔡豐安在這個時空背景下,第一年仍無緣爭取先發機會,多數時間都待在板凳上等待,整年度僅獲得26場出賽共42個打席,吞下了14次三振,打擊率甚至不到一成,更被不少球迷認為是「盲劍客」。

 

最大的原因,也跟他的守備位置一壘,與虎隊當時的主力童琮輝重疊有關,他在當年度收下生涯首座金手套獎,也是球隊重點培養的新生代好手,只是童琮輝業餘時期是屬於中國信託棒球隊的一員,當初報名選秀時就明定,選到他的隊伍,在未來中信進軍職棒後必須歸還。

 

也正因如此,原本和信鯨是要三商虎在1997年季前就歸還童琮輝,但虎隊卻拿出了陳明德交換,讓童琮輝得以多留一年,直到1998年才前往和信鯨。

 

想當然的,在童琮輝離隊後,蔡豐安就成了最大得利者,1998-99年上場機會大幅度提升,連兩季突破70場出賽,但成績卻不甚理想,打擊率始終在兩成出頭徘徊,後期先發地位也被捕手轉戰一壘的呂嘉明給取代。

 

只不過,在簽賭案的衝擊及兩聯盟的分裂下,中職觀眾人數連年下滑,而自職棒元年後,再也沒有嚐過半季冠軍滋味的三商虎隊,也於1999年底宣告解散,與味全龍一同退出職棒舞台。

 

麻煩的是,蔡豐安不只無球可打以外,在南投埔里的老家,還因為921大地震受到嚴重的損害,除了必須在職棒圈生存下去,還得肩負起重振家園的使命,所幸這時兄弟象伸出了援手,讓蔡豐安的球員生涯得以延續,與老將劉義傳一同披上黃袍,重新開始。

 

原本的一代象主戰一壘手王光輝,年齡已經超過35歲,從2000年球季開始有了球員兼任教練的身份,所以象隊當然屬意蔡豐安來接班,而他也沒有讓球隊失望,整年度84場的出賽中揮出9發紅不讓,已是生涯新高的水準,更以優異的防守功力拿到了一壘金手套獎。

 

只不過,他有點盲的打擊型態仍舊被球迷所詬病,當年被三振率高達19.64%,已是聯盟出賽在60場以上的選手中排名第二的,僅排在鯨隊的黃貴裕之後,像這種全力揮擊求長打的方式,或許在現代已經是顯學,但在當年的環境中,其實是非常吃虧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