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氛圍下,儘管他們兩位都還是打完1942年的球季,但是在這一年內,卻飽受球迷與媒體的輿論壓力。有人說他們是「服役的逃避者」,或者是「逃兵役的膽小鬼」,與此相同論調,在這一年內,一直纏繞在他們身上。最後,在難以與球迷相處之下,最終他們二人都在1942年球季結束後,選擇「自願」投入軍隊。
不論球員們是否選擇「自願」從軍,自1942年起到戰爭結束,近九成的大聯盟球員都經歷在軍隊中的生活。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球員們放下手邊最親密的球具,投入戰場。而他們的對手,是與他們有著「共同」棒球文化的日本。日美雙方雖然在戰前非公開的場合,已經有無數次的棒球交流,但對於有著一段長時間的「日美友好」的和平時期,美國大眾心中並沒有普遍的認知。許多的美國士兵,甚至是大聯盟球星,還沒有真正在戰場上與日本接觸時,都不知道日本也有棒球這項運動。
而曾經與日本有良好互動關係的魯斯,因為過去與日本接觸的經驗,加上他在日本享有高度的人氣,所以在戰爭末期,美國還曾一度希望藉由魯斯的影響力,與日本達成協議,讓日本選擇提早結束這場戰爭。只是這項計畫尚未付諸施行以前,繼任羅斯福總統一職的杜魯門(Harry S. Truman, 1884-1972),就在1945年的8月6日與8月9日這兩天,分別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武器,逼迫日本投降。稍後的8月15日這天,昭和天皇(Shōwa Tennō, 1901-1989)迫於無奈,宣告日本無條件投降,而結束長達近四年的太平洋戰爭,以及十五年的中日戰爭。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此書,立即點此購書去!
●透過本文以上連結購書,《運動視界》由此所得將每年結算捐贈給公益單位。
延伸閱讀:
《野球場就是戰場!─美國陰影下的日本職棒發展 1934-1949》被塑造的英雄─澤村榮治
打擊機器Ted Williams竟被偷走了140支全壘打?!
本書內容簡介
米國直傳の野球技!
NPB vs. MLB
日米大戰,現正上映中!
──我們的勝負,球場見真章!──
「世界第一」的美國棒球明星隊和Babe Ruth要來了!這是野球界的「黑船來襲」!
19世紀下半葉,日本明治维新時期展開一系列「文明開化」運動,「棒球」也在此時從美國傳入日本,並於大正年間達到高峰。昭和初期,「世界第一」的美國棒球明星隊兩度來訪,其中,1934年的日米對抗賽迎來Babe Ruth,都掀起全國轟動;日本繼而成立了「日本職業棒球聯盟」(Nippon Professional Baseball,簡稱NPB),日本人對於美國文化的崇拜此刻也在球場上達到高潮。
然而,太平洋戰火改變了這一切。珍珠港事件爆發,日美兩國的交鋒從野球場轉向戰場;二戰結束後,日本更淪為美軍代管,也讓日本人對美國充滿複雜的情緒……
日本的國族意識會如何在球場上體現?「大和魂」又該如何在球場上迎戰美國,從焦土中再次擊出全壘打?
本書帶你回顧日本棒球發展,從棒球史看二十世紀的日美關係。
本書特色
★一本具有濃濃野球魂的日本職棒史,更是20世紀的美日社會交流觀察!
★從大眾文化切入,細膩呈現二戰前後日本社會對於美國微妙的心理氛圍與變化。
作者介紹
劉建偉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近代史;棒球愛好者,徘徊於學術殿堂與球場的守備員。
※ 歡迎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分享給您運動圈的故事、觀點、知識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