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 是個動盪不安的年份。由於疫情影響,工作需要與客戶極近距離甚至貼身的健身教練也是旅遊業者之外受到強烈衝擊的一群。因此,許多教練在課程數目大減的壓力下選擇開始經營 Youtube 頻道,進行包括健身教學與知識普及等工作。這樣的工作方式對慣於現場親自指導的教練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嘗試。
影片類型
一般健身教練拍攝 Youtube 影片的目的大致上可以分為:
- 教育指導:包括動作示範和知識教育等。
https://www.grenoblebouge.com Youtube 為資訊單向傳遞所以只能敘述動作的基本概念,一些進階指導或個人化動作微調是僅能敘述而無法直接判斷是否適用於觀看者,同時動作是否符合拍攝者指示也是無從得知,所以個人非常非常不建議 初學者利用 Youtube 影片學習動作。
至於利用 Youtube 影片做知識傳遞是比較保守但穩當的經營方式。想要製作知識傳遞類型的影片,拍攝者必須要在決定討論題目之後確認涵蓋範圍大小,並確認準備呈現的內容自己是否保證其正確性與豐富性,以及口條是否能完整陳述自己想表達的觀點。
雖說運動科學經常出現曾經被認同的觀點後來被推翻或錯誤的觀點後來被扶正,但無論如何都要有學理依據(教科書或學術論文),或者至少要有足夠數量或權威的經驗法則(經過多數人驗證或者廣受認同的教練)。
-
討論話題:包括熱門話題討論、觀念與爭議辯證等。
https://www.nextinsurance.com 此類影片除了產品行銷之外普遍傾向於談話性節目。某種程度上,由於觀看者大多缺乏內容正確與否的辨識能力,因此熱門與否的重點就落在拍攝者的名氣和陳述口條,內容的學理根據反而不是最優先被關注的(雖然它應該是)。
如果影片的重點在話題跟風,那麼時效就是最優先考量,盡力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影片,含有至少一個足以讓觀看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觀點,以及一個能夠作為後續影片銜接的伏筆即可。
如果影片的重點在於討論話題,那麼對於話題內容「廣度」的認識(以免越扯越遠越不著邊)與核心問題「深度」的暸解(以免讓人感覺講完等於沒講)等條件,就是能夠更進一步留住特定族群觀眾的有利條件。不具專業鑑別力群眾可以被口條或梗之類的娛樂表徵吸引,但若僅限於此,對於具備足夠知識的觀眾就是不夠的。許多影片後續討論往往淪於爭執,除了無理取鬧與惹是生非的酸民以外,也有很大一部份是拍攝者無法正確傳遞訊息甚至傳遞錯誤訊息惹來的,不可不慎。
-
銷售產品:包括產品行銷與評論比較等。
http://scienceguysupplements.com/ 如果影片的重點在於銷售產品,那麼對於產品呈現的方式就是關鍵中的關鍵。這裡不談太多行銷理論,理解「產品目標族群需求」和「產品SWOT」是基本中的基本,許多影片一味強調產品品牌、價錢、外型、銷售通路等策略,在現今電商興起,比價容易、種類豐富的運動產品市場上並不足以展露頭角。
舉幾個近期熱門產品為例;對乳清來說,口味、蛋白質含量、熱量、價格等相對於廠牌和BCAA或肌酸含量等就是比較重要的強調條件;對按摩槍來說,價格、易於使用、保固時間等就是客戶考量關鍵;對健身服飾來說,外型和材質就是進階健身者的觀察重點,而一般使用者最在乎的第一名往往還是價錢與廠牌。
使用網路影片販售健身相關商品的詳細討論會在後續文章持續討論。
結語與建議
健身教練使用網路影片擴展服務種類與行銷的趨勢已是現在進行式,無論是俱樂部教練還是自由教練,頻道或論壇經營可以增加學生服務觀感,也能將觸角延伸到所在場館以外的客群。
不過觀看者有沒有能力分辨內容正確性是一回事,拍攝者對於影片內容的資訊負責也是關鍵的心態。直播以外的影片是可以剪接修改甚至重新拍攝的,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拍攝者身為健身教練若傳遞了錯誤資訊,想必容易讓人質疑其教學能力、訓練效果、甚至是經營事業與做人的態度,不可不慎。
相關文章:
[專欄] 健身產業對 Youtube 的經營策略與態度 (1) - 從觀看者角度說起
[專欄] 健身產業對 Youtube 的經營策略與態度 (2) - 從健身教練角度說起
[專欄] 健身產業對 Youtube 的經營策略與態度 (3) - 從營養師角度說起
[專欄] 健身產業對 Youtube 的經營策略與態度 (4) - 從商品販售者角度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