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9/11

回顧十二強台美戰情蒐 及那些已經兌現天分的怪物們 (中)

誰是台美戰能壓制住最關鍵的角色? 誰是美國隊今年大聯盟最閃耀的新星? 美國隊有兩個二刀流? 我們繼續跟著美國隊情蒐看一下這些正在展露頭角的新怪物們!

作者:lshyu

fb - 邱仕丞

謝謝,很有意思的文章

上篇: 情蒐之旅、誇張的全壘打秀、Mark Payton、Brent Rooker、Jo Adell、Alec Bohm
中篇: 吳昇峰、Brent Rooker、Jake Cronenworth、Clayton Andrews、 Daulton Varsho、Bobby Dalbec
下篇: Erik Kratz、Caleb Thielbar、情蒐內幕、美國隊為何打不好,幕後功臣

台美戰最讓人心碎的一幕,莫過於Brent Rooker的那支逆轉全壘打。

平常我在看球時,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感情的。中華隊無論是安打、得分我通常都是沒有反應的。不是我不開心,只是從當選手起就開始被訓練要克制自己對場上的情緒反應,加上情蒐看了太多的比賽,根本就有一點麻木了。想當時對上委內瑞拉,在九局要贏球之際,即將確定我們要進軍東京時,當時就有媒體在中華隊休息區準備要拍情蒐組贏球當下的反應。那時還有人開玩笑出聲提醒: 欸,等一下要贏球了,你要嗨一點啦,不然人家沒有畫面拍啊! 往往我還對自己情蒐的人比較有感情。那天對戰委內瑞拉時,其實我還比較關注隔壁場波多黎各對日本打得如何呢。畢竟當時每個波多黎各選手我都觀察了超過半年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當Rooker咬中那球打出去後,那是我唯一一次嚇到站起來。還少數的主動去看我們馬上剪輯的畫面。配的球路是對的,已經照計畫執行了;但計畫用永遠不是百分百,情蒐也不是百分百。我不會贊同有些人說就是投超過一百球就是想要偷局數。前一個打席吳昇峰才用一顆很漂亮的內角變速三振了非常危險的Dalbec。已經兩出局了,又是對上前面三振兩次的打者,實在沒有換投的理由。站在投手的角度,他正在一個狀態中,也不可能在這時要他下場。吳昇峰也不是唯一被他打全壘打的,韓國的王牌梁玹種其實也有慘遭他毒手。在這種頂尖對決時,一來一往其實就是一個瞬間而已。

在我寫上一篇時,Rooker還沒有登上大聯盟舞台。不過就在這短短一周的時間,他也穿上雙城隊球衣,正式叩關大聯盟了。9/4號登上舞台的第一天也就打出生涯首安了,並在9/8號也擊出首轟。看來目前適應世界最高層級也沒什麼問題,幾乎是場場都有安打的狀況。
 



我常常看人說吳昇峰是最強銀行員,其實有時候我不是很確定這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形容詞。我當然知道這象徵的是台灣棒球的黑馬精神,代表一個在資源不是最好的情況下,我們卻能繳出能和世界各強對抗的成績,是如何振奮人心的。我固然是不知道賢拜他自己是怎麼想的,但就我而言,我認為吳昇峰就是一個職業選手,而他應該也是以藉著棒球為職業這件事為榮。雖然合庫不是職業組織的球隊,但他無疑是一個職業選手。以此為標準看待吳昇峰,我認為是比較適當也是比較尊重的。就像沒有人會說一棟建築是隨便一個學美工的去設計去蓋的,棒球這個專業也不是一個銀行員就能夠勝任的。

澳洲隊打贏美國隊的先發投手Tim Atherton,平常周一到五在澳洲是一名全職特教老師。在澳職期間,他每個禮拜六固定飛到布里斯本投一場先發。他有可能會跟你說他有在當老師,但如果你問他職業,我很肯定他會跟你說他是一名職業棒球選手。
 

回到台美戰,在我來看,這場我們投手壓制的最好的就是游擊手Jake Cronenworth了。 雖然當時他的狀況並不是太好,但畢竟是側投對一個左打的組合。吳昇峰的滑球並不像是對其他右打者那麼有優勢。而且要知道狀況就算再差,他可是2019 3A的打擊王啊。我上週在寫初稿的時候,當時他0.356的打擊率在大聯盟超過100打數的打者中,可是只輸給TreaTurner一個人而已啊。截至9/9日,0.323的打擊率也還是維持在大聯盟打擊排行榜的前十名。要解決一個這樣的打者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尤其以他的弱點來說,配球的架構,主要需要以高角度的速球和外角球路為主。側投手沒有足夠的速度去連續挑戰高角度和內角近身壓迫。很容易變得比較侷限只能在外角遊走,然後適時的往內角搭配一顆。這種配球對方當然也知道,所以要對這樣好的打者連續執行成功真的是一件值得為他鼓掌的一件事。



不過很多人可能會懷疑,這傢伙到底是怎麼突然今年在大聯盟打得這麼好的。明明十二強時,他打擊率才0.103,29個打數就被三振了九次,可能很多人乾脆都把他當作是個自殺棒了。結果目前的表現幾乎要預約今年的新人王了,也很乾脆地拿下才剛公布的單月最佳新人。查了一下成績,我認為很有可能的原因是他對高球的選球變好了。比起去年我們小聯盟的情蒐資料,今年數據上顯示他在高角度的揮空明顯減少,不再去追打偏高的壞球。可能因此避免了很多無效的擊球,使得內野飛球和整體飛球都減少,平飛球增加。不過我是沒有仔細觀察他今年的比賽,所以只能說這是一個猜想。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