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a Doncic也許是LaMelo Ball(以下偶爾簡稱Melo)和Killian Hayes在今年選秀被視為前兩名控衛的原因之一。Ball和Hayes都像Doncic一樣在海外打出知名度,並且善用體型和技巧來彌補自己運動能力的不足。對於擁有2020 NBA前段選秀順位的球隊來說,到底誰可能成為下一個Doncic呢?

比起Ball和Hayes,Doncic在進入NBA前幾乎就有足夠的能力適應聯盟,18歲拿下西班牙聯盟MVP,並且在投入NBA選秀前的賽季打進歐洲聯盟準決賽。反觀Hayes(在德國甲級聯賽打球也在歐洲盃出賽過)和Ball(在澳洲聯賽打球),他們打的比賽相對較少,而且層級跟強度也比較低。伊拉瓦拉老鷹隊在Melo有出賽的情況下拿下4勝9敗,而Hayes為烏爾姆蘭蒂奧帕姆隊打下13勝20敗的戰績。他們年紀輕輕就挑戰職業聯盟,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值得讚賞,但這也讓我們知道Doncic的經歷有多神。
不管是發動轉換快攻或是打擋拆,後衛是一支球隊的進攻發動機。根據數據統計,Hayes的進攻有41.9%是在他是擋拆持球者時所發動的,比起Ball(32.9%)和Doncic(31.8%)都高。而這三位球員的籃球智商都很高,但LaMelo跟Luka則較為相似。他們都有著6呎7吋的身高,較好的視野讓他們能大膽地傳出其他人做不到的妙傳。
千萬別認為LaMelo華麗的傳球和運球一定導致很多失誤,在澳洲聯賽他的助攻失誤比是2.7,他並不害怕防守者,看似喜歡冒風險,但在傳球前,他心裡早就有一套進攻計畫。而身高較矮的Hayes,就必須更努力地尋找傳球路徑,但他有跟LaMelo一樣好的球場洞察力,並擅長以運球來牽制防守者。即使他沒有傳出助攻,他也能利用多次傳導幫隊友找到空檔。
在競爭激烈的NBA,這兩位明日之星將面臨跟Doncic一開始進入聯盟時一樣的挑戰:他們的運動能力頂多只有聯盟平均程度。他們有可能在任何比賽被其他狀元熱門人選Anthony Edwards和James Wiseman痛宰。在澳洲聯賽中,我們可以看到Ball幾次運球切入和禁區對抗上籃都打得很掙扎。
在德國甲級聯賽中,Hayes的速度並不算特別突出,他常常得換防才能避免被過得一乾二淨。Jairus Lyles和Peyton Siva這兩位連NBA的邊都摸不到的人卻讓Hayes的腳像插在泥土裡一樣地慢。
Doncic已經克服了他緩慢的橫移速度,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他在場上唯一的缺點。而比起Doncic在海外的最後一個賽季,Hayes和Ball的數據顯示他們各自都缺乏一項關鍵的能力。
Luka vs. Ball & Hayes 最後一個海外賽季表現
球員 | 比賽場次 | 場均得分 | 整體命中率 | 場均助攻 | 場均籃板 |
---|---|---|---|---|---|
Luka Doncic | 73 | 14.2 | 45 | 4.5 | 5.3 |
Killian Hayes | 33 | 11.6 | 48.2 | 5.4 | 2.8 |
LaMelo Ball | 13 | 17.2 | 38.9 | 6.7 | 7.8 |
LaMelo的進攻效率並沒有Luka來得高,不管是2分球、3分球還是罰球,命中率都不高。
場均成績 | Luka Doncic | LaMelo Ball |
---|---|---|
2分出手數 | 5.1 | 9.6 |
2分命中率 | 58 | 46.4 |
3分出手數 | 4.8 | 6.6 |
3分命中率 | 31 | 27.9 |
罰球出手數 | 4.9 | 3.9 |
罰球命中率 | 78.9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