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余謙值600萬?從阿甘障礙看中職的薪資環境
2002年初,興農牛與蔡仲南以破紀錄的600萬簽約金,14萬新台幣的月薪,簽下了這個曾經在亞錦賽與平成怪物對飆的超級新人,然而,蔡仲南因為傷勢,在中職只留下了兩年的輝煌,便快速的的殞落了,不過這個600萬簽約金的紀錄,卻高懸至今,遲遲無法被打破。

以條件來說,以北體王牌之姿畢業的蔡仲南,經歷了大學四年的歷練,完成度之高,是近代球員難以與之匹敵的,再者,在國際賽佳績連連的蔡仲南,早在1999年亞錦賽與松阪大輔的對決,就名滿全國了,他參加選秀時的名氣,以大學生來說,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乍看之下,擁有這樣條件的高中生,拿到一紙歷史級別的合約也在常理之內,然而600萬這個數字,在接近20年後,依舊未被超越,卻是毫無道理的,而我會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有二——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上漲以及球員薪資水平的提升,而我今天就要來系統性的解釋這兩個因素。
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就是通貨膨漲率,所謂的通膨,讓這18年來的600萬,是一年不如一年,按照台北市政府主計處的資料換算,2002年二月份的600萬新台幣,大約會等於今年8月份的719萬元。也就是說,現在,我們已經將蔡仲南障礙提升到了大約720萬了。
然而,僅此而已嗎? 不只 : 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整個聯盟薪水的上升——以聯盟史上最好的投手之一,陳義信為例,陳義信領過最高的月薪是在1995年的30萬台幣,換算成今日也不過就40萬6000元,而攤開今年全聯盟投手的月薪,超越這個數字的投手大有人在,然而這當中,投球效率能比得上陳義信的,卻寥寥可數,甚至不乏許多牛棚投手。因此,我們可以看見,這些年來球員的薪資「水平」正在以顯著的速度上升,而本篇的重點,簽約金,也將在下述表格當中提出。
以下是2002年以來,選秀第一輪當中,所有可以被稱為大物的投手與他們的簽約金,而簽約金的數字,也同樣已經依據台北市政府主計處的公式,換算成2020年8月的水準。
年度 | 球員 | 簽約金(萬) |
2002 | 蔡仲南 | 719 |
2003 | 陽建福 | 453 |
2003 | 潘威倫 | 367 |
2003 | 林恩宇 | 440 |
2005 | 葉詠捷 | 375 |
2005 | 倪福德 | 525 |
2007 | 買嘉瑞 | 307 |
2007 | 李瑋華 | 341 |
2009 | 張耿豪 | 334 |
2009 | 李居冠 | 278 |
2011 | 林煜清 | 432 |
2011 | 林晨樺 | 432 |
2012 | 曾琮萱 | 390 |
2013 | 江辰晏 | 315 |
2013 | 陳禹勳 | 473 |
2013 | 黃勝雄 | 420 |
2014 | 陳韻文 | 532 |
2015 | 林子崴 | 552 |
2016 | 陳琥 | 532 |
2018 | 古林睿煬 | 555 |
2018 | 翁瑋均 | 484 |
2019 | 江國豪 | 544 |
2019 | 林安可 | 534 |
2019 | 蘇俊璋 | 484 |
2019 | 徐若熙 | 494 |
這樣看可能還看不出什麼,那我們就把人數超過兩人的年份挑出來取平均值,再以2003年作為基數,已得出簽約金物價指數百分比,就能明顯看出差距了。
年分 | 平均簽約金 | 簽約金物價指數 |
2003 | 420 | 100% |
2005 | 450 | 107% |
2007 | 324 | 77% |
2009 | 306 | 73% |
2011 | 432 | 103% |
2013 | 447 | 106% |
2015 | 552 | 131% |
2018 | 520 | 124% |
2019 | 514 | 122% |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除了假球籠罩的07到09年,其他年度幾乎都是穩定上升的,而在近三年,其平均值甚至達到了03年的1.2-1.3倍,平均值會是1.26倍,而我們就以這1.26倍,乘上蔡仲南再通膨後的的719萬簽約金,得出了905.94萬這個數字,這代表著,906萬,就是阿甘障礙在現今,此時此刻的價值。
fb - Howard Tseng
我是覺得余謙不要簽下去加盟啦!!台灣職棒嘴巴一直在講要留下優秀人才,簽約金對大物新人是一種肯定,但台灣球團永遠用默契來處理事情,不能超過600萬是一種默契,簽約金不能高於前一指名也是一種默契,什麼都默契..怎麼知道五隊是不是講好,你的身價超過600萬,但後面再選你,這樣就不需要拿多於的錢出來給你..
bill2
不會這樣做啊, 如果統一覺得余謙很好就應該前面選余謙. 而不是把他讓到第四順位. 就算這樣可以壓余謙的價格, 對統一又有啥好處? 白白損失選擇余謙的權利. 余謙落到第四, 就表示前幾順位的覺得他們沒那麼需要.
bill2
好奇一下, 是誰"口口聲聲說要把潛力留在台灣"? 我印象中這樣喊的人都是球迷, 球評, 老球員比較多吧. 領隊或球團老闆有這樣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