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以為錯開花季就可以避開人潮,想不到受疫情影響,不能出國的報復性出遊熱潮竟也讓山林無一倖免,不只停車位一位難求,整座山頭更呈現名副其實的「人山」人海。縱使無奈,但這可是身在防疫有成的台灣才能有的小確幸,某方面來說或許更應懂得感激。


就這樣爬啊爬啊,拍阿拍啊,再一路抓啊抓啊(即使不再青春,但幼稚如我們,就是一整路不斷地被寶可夢耽誤),隨著沿著稜線而行的步道愈趨平坦,代表距離登頂也不遠了。登頂之前,別忘記稍微繞道造訪合歡北峰的正字標記——巨型反射板。

反射板在距離北峰山頂約莫 700 公尺處的地方,主要是用來反射遠方基地的微波信號,使附近受高山遮蔽的地方能收到訊號,由於遠處即可見到其碩大的方正身影,因此又被山友們視為北峰的標誌指引。

於是,終於的終於,上午 9 點 30 分左右,終於登頂!至於就別問為什麼背景是白色的了,比女人心還善變的山上天氣,就是這麼不可捉摸啊(淚奔)那無緣的山頂展望——據說能盡收眼底的玉山、雪山、合歡群峰、奇萊和南湖等遠近群山,也只好先暫放心底,盼有緣再續了。

七上八下的四大鳥山—合歡西峰
海拔 3,145 公尺的合歡西峰,百岳編號第 83 座,山頂立有編號 6390 的三等三角點,是合歡群峰中路線最長的一座。由於得上上下下至少攀爬 6 座大小山頭,因此又與小劍山、喀拉業山以及鹿山,並列合稱為百岳界的「四大鳥山」。
至於什麼是「鳥山」呢?因為這四座山的路程據說都是出了名的「又臭又長」,還是那種就算輕裝攻頂也會叫苦連天的等級,甚至有些山頂還毫無展望美景可言,也正是這樣遠近馳名的「鳥」,才有了鳥山一名。

上午 10 點,動身出發合歡西峰。雖然起登前就已被學姊告誡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待會的路線就是陡上又陡下。但即使已經有心理準備,一開始就遇到幾近懸崖的地獄下坡,還是讓人忍不住雙手一攤:「這是在開玩笑嗎?」


儘管沿路設有拉繩系統,但腳下不時鬆滑的土石,還是讓人走得膽戰心驚。「先別管怎麼下去的,重點是回程要怎麼爬上來吧!」向來不擅上下坡的我,就這麼以龜速,並且內心小劇場不斷的墊底前進。


就這樣爬啊爬啊,拍啊拍啊,與北峰的愜意完全不同,西峰的每一步都得繃緊神經,這下也不必被寶可夢耽誤,光這些無窮無盡的坡就夠我們自己耽誤自己了(笑)於是,起登後約莫走了半個鐘頭,學姊說,已到達西峰最美的地方。果然,映入眼簾的,是與北峰完全不同的展望大景。




雷聲奏鳴,放棄攻頂的勇氣
想要單攻西峰,前輩們都會勸戒,為了避免回程摸黑,無論如何一定要在中午 12 點以前折返。在大景逗留完的我們,眼看時間已經來到 11 點,路程卻僅僅只推進到 3.4 公里,距離西峰登頂還有將近一半的路程,顯然已經來不及。而更讓我們灰心的是,天氣開始有了變化:打雷了。
「所以前面有什麼?」短暫休息之際,遇上比我們多走了 2 公里,卻已折返回頭的山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