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沒有啊(無奈笑)而且快下雨了。」帶著笑臉的他,卻渾身散發著一股厭世氣息。
「那還很遠嗎?」仍妄想攻頂的我,抱著最後一絲希望這麼問著。
「現在才剛開始呢!」彷彿看穿我內心的妄想,山友大哥一秒切換幸災樂禍模式。
「打雷了,還是趕快走吧。」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他,說完後便往回程繼續前行。
眼看雲層開始加厚,雷聲也從一聲打到了四聲,在耳邊不斷呼喊著要你放棄的魔鬼,正以一種勝利者姿態準備慶祝。「撤不撤?」對於身為跑步八年級生,從來沒棄賽過任何一場賽事的我來說,還真的是打從心底不想撤。但厭世大哥的中肯勸阻,以及就算硬著頭皮繼續肯定免不了摸黑淋雨,更不用說路程還是陡上陡下的危險性。一陣內心糾結後,我們決定下到最低鞍部後,就折返撤退。

你問可惜嗎?當下的我還真的是嘴巴上說沒關係,心裡根本是萬分悔恨的肯定句。只是論體力、經歷,以及眼前的現實環境,登山菜鳥如我,即使千百個不願意似乎也別無選擇。而那句用來安慰沒能登頂的山友名言—「山永遠在」,就在那一刻,扎扎實實、多麼痛的徹底領悟了呢(笑)
「或許就是要留點遺憾,下次才有理(動)由(力)再來吧。」回程的路上我這麼想著。


後來看到山友分享攻頂西峰的心得,內心就覺得安慰多了。她寫道:「一座不高的山峰,放眼望去也沒有什麼景色,我們卻長途跋涉了七座山頭過來,CP值好低哈哈。」字句中看得出滿是無奈,甚至完全可以想像到底有多「鳥」。而這也讓未竟的遺憾,瞬間變的沒那麼遺憾了,果然,不幸也是被比較出來的啊(笑)

幸運地,在下山前的最後一公里,天空才開始飄起了細雨。「就快到了啊!」歷經七個半小時,終於!我們再次回到了熟悉的小風口。

喜歡戶外運動的人大概都有某種執念吧,無論爬山、跑步或自行車,有時候已經不單單只是路程的追尋,更多的其實是在那艱辛的過程中,不斷發掘自己從未想過的可能性:可以忍受幾天不洗澡的潛力、在野外露天上廁所的勇氣,以及抱怨下次再也不要來了,卻人家一約就立刻忘記先前有多慘烈的金魚腦記性。
比起跑步,爬山或許是有點寂寞,但偶爾也會遇到跟跑友一樣善良的山友,或微笑點頭,或熱情加油,有些甚至還會跟你分享心得、邀請你和他們一起搭伙,儘管大部分只是客氣說說,但還是不免讓人覺得暖了心頭。
看著下山後的滂沱大雨,長了年紀、爛了體力,卻有了財力得以在民宿裡爽吃鹽酥雞的我們,也許不是那麼青春,多少也有些遺憾,但無論過程如何,無論有沒有攻頂,重要的是,那一山一景、一腳一步,都是和你最熟悉、也最重視的人一起,那就足矣。

「跑馬拉松跟爬山哪個比較累?」
「絕對是爬山。」即使第三次是爽爬,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給出肯定句。
你問還會有下次嗎?我想應該還是有的,只是下次絕對會記得要早點訂民宿,不然客滿沒得選的下場就是:在這個年代竟還配備映像管電視,名為大飯店,可不一定是真的大飯店呢(什麼住帳棚才青春,正式宣布住民宿才是唯一正解的燦笑)
延伸閱讀:
《百岳完登圓夢手冊,25條行家精選的攻略路線》征服玉山群峰,達人教你這樣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