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我寫過一篇關於中信兄弟「防守野球」的文章,當時我提過,去年兄弟團隊守備率0.980,已經寫下隊史最好的成績,更是中華職棒聯盟30年以來,最不容易失誤的一支隊伍。
而隨著今年例行賽告一段落,中信兄弟全年度的團隊守備表現仍舊是聯盟之冠,無論是失誤數(96)或團隊守備率(0.979)都是四隊最好的成績,其中又以「金手套內野群」的表現最為亮眼。
由許基宏、吳東融、王威晨及江坤宇組成的黃金內野,是中信兄弟今年的新組合,他們四人的守備場數都已經達到80場,也確定符合今年金手套獎的競爭資格。
吳東融及王威晨都要來挑戰金手套二連霸,而許基宏跟江坤宇都是首度符合資格,更要來尋求個人首座金手套獎,我也特地找來中信兄弟的內野守備教練黃泰龍,跟他請教一下,兄弟今年內野的轉變及收穫。
本文有影片版
中信兄弟「預料之外」的防守野球?江坤宇從3號游擊變主戰、許基宏心態大轉變!
泰龍教練坦言,其實今年球隊陣型的變化真的不在預期內,也可以解釋成「計劃趕不上變化」,像春訓本來要考量「火力最大化」,讓王威晨去多練二壘,蘇緯達跟許基宏擇一可以固定在三壘,這樣整體的攻擊可以發揮到最好。
但隨著球季進行,選手適應的狀況也不同,比較可惜的是蘇緯達,本來三壘這邊確實有機會扛下的,但因為上半季戰局緊繃的關係,考量防守的穩定度,才會讓他改以代打為主,又把王威晨放回了三壘防區。
另一個不在考量內的就是「小可愛」江坤宇,原本教練團設定他是第三號游擊手,前面有王勝偉跟岳東華,這兩個都是去年12強的國手,江坤宇要馬上在一軍搶到上場空間的機會並不高,更別說以他的年紀來考量,誰都想不到能這麼快就扛下一軍主戰游擊。

黃泰龍:「我都開玩笑說江坤宇是「晚報戶口」啦,真的是超齡了,季初一上來就證明自己的表現,是足以讓教練團信賴的。」
而這個契機,最主要是王勝偉在春訓及熱身賽期間,狀況維持的比較不好,尤其是守備的部分,原本優先考慮岳東華補上,但他的守備位子比較全面,內外野都可以守,就想說找個機會給江坤宇試試看,想不到「一試成主顧」,不只是守備,連打擊也超出預期。
站在教練的立場,就是得客觀地去評斷選手的表現,表現好就是要多給他上場機會,不能被自己原有的思維綁死,舉例來說,如果兄弟季初就堅持要讓王勝偉守游擊,那今年可能就看不到坤宇的成長了,又如果堅持讓蘇緯達守三壘,那可能會造成反效果,而且他如果守不好,也會連帶影響到打擊。
黃泰龍:「今年球隊內野這幾個主力選手們,都是他們自己夠努力,才有辦法拿到並站穩現在的位子。」
他也提到,其實有一些選手,在季中可能表現不好,或上場機會不多時會有一些抱怨,但他都會告訴他們,機會就是稍縱即逝,錯過就沒有了。
黃泰龍也舉了周思齊個人著作裡面提過的,「訓練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在抱怨」,他認為這句話清楚講出了一個職業選手應該要有的態度,當機會來臨時,有沒有辦法把握住,前提更是你要自己做好準備,絕對不是嘴巴講講的而已。
所以他對於今年入圍的這幾位選手都是給予高度肯定的,每個人都有把自己準備好,當然也就能把握住教練給的機會。
接下來針對個別球員的探討,我特別想問的就是許基宏的成長,畢竟他過去三年在一軍的出賽場數加起來還不如今年的多,不只是找回自己的大棒子,更在守備端有顯著進步,有機會在與林益全的競爭中出線,勇奪個人第一座金手套獎。
黃泰龍:「許基宏最主要還是態度的轉變,畢竟他剛進職棒時是比較順遂的,經歷這幾年在屏東曬太陽的日子,無論是心態或想法上都已經成熟許多。」
像之前我曾在文章中提過,黃泰龍都會帶兄弟的內野手群在休賽季進行「自主訓練課程」,但因為地點都是辦在台北,而許基宏家住高雄,所以他原本沒有把基宏算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