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電競就變成了一個循環,形象不足以讓企業前仆後繼;流量也不知道怎麼轉換成收益;戰隊則沒有太多其他的支撐,看著其他戰隊提升薪資卻又不知所措,大多數經營者還是得依靠熱忱來經營戰隊;選手們沒有足夠的薪資或競爭(二軍或練習生也算競爭之一),導致選手庫也不夠完備;不穩定與不夠完備的體系,選手退役後的生涯,家長們也不夠放心讓小孩進入這個產業;不夠高的薪資也讓誘惑可能更多,運彩也不敢開放投注;種種循環就讓整個產業高不成低不就,只有國際賽事時,會因為奪得佳績而吸引鎂光燈,但也一直就僅此於此。
要改善與進步,中華職棒這三十年來的發展,是一個非常相似又很棒的借鏡....
1990年中職元年成立,味全、三商,早就已經因經營辛苦,加上職棒早年形象不佳而已解散,直到2019年味全龍才選擇再次回歸。

統一獅一直是以社會回饋的方式在經營球隊,而兄弟象,從洪家早年被罵得要死的共體時艱,直到現在,許多經過多年才終於打開腦門跟眼界的球迷,才發現他們當時是用多大的決心咬牙在經營球隊。後續加入的LANEW董事長劉保佑,一展決心為了台灣棒球發展做出許多變局,讓原本人氣不佳的LANEW熊(LAMIGO)一躍而上,成為了當時球迷的天堂。
無論是兄弟洪家、劉保佑董事長,都曾說過,要台灣棒球發展好,就是要由大企業來經營,配套完備,選手薪資提升,看球過程有趣好玩,自然會連帶提升選手的自我要求與自制力,整個產業發展就會更加進步與發展。於是運彩開放,重要球員薪資極高,誘惑降低,流動資金變多,觀看量與觀眾越來越多,球隊賺錢方法與管道越來越正向與多元,中信開始進駐,日本樂天也買下了球隊,台灣棒球在發展三十年後,終於真正的看到了未來,新秀簽約金履創新高,打棒球已經不再是令人感到懷疑或擔憂,而是令人稱羨,尊敬的一個行業。

電競要走到這一步,還有很遠很遠,國泰已經成為台灣的領頭羊,率先進到電競市場,希望可以讓電競生態有了他們而更加向上,選手的福利、獎金、薪資、管理,都是許多選手或隊伍的指標。
但電競的環境,只有國泰還不夠,用熱忱經營隊伍,絕對不會是長久之計。

擔任教職(圖片來源:ONE Team粉專)
也許我們的力量不多,但我們也可以簡單做些什麼,去幫助這個電競環境。
打開比賽聊天室,很多酸民攻擊選手、戰隊,也許他們是小朋友或是憤世忌俗,但我們一句加油、鼓舞的話,可能都會提升企業對於電競的好感度。增加他們願意進來的意願。
選手開台,比賽,戰隊有週邊時,有閒錢就買來自用或當禮物,讓選手在還沒有更高的薪資前,可以有更好的收入。

看到職業賽或職業隊伍的贊助廠商了嗎?他們願意在這時期進來,真的很感謝他們,如果沒有特別的愛好,而你又喜歡電競,就多支持一點吧!肯德基很好吃,想吃麥當勞時,不如轉換一下。但如果想吃的是麥當勞薯條,那就沒辦法了。
如果身邊有朋友或小孩喜歡玩,告訴他們正確觀念,讓他們不再只是會打遊戲,而是遊戲之中,更可以體悟一些人生或成長。
印尼雅加達亞運時,運彩開放了電競項目的冠軍預測投注,如果本來就有這種用閒錢小玩的習慣,這種支持除了增加看比賽樂趣,也會增進運彩開放的可能,增加市場流動資金,也是一種提升。
我相信電競遲早有一天在台灣會是一個很棒的行業,不管做些什麼,保持正面樂觀的心,少罵一點,多鼓勵一點,都對這些用夢想、熱忱在奮鬥的人們有更大的幫助,一點一點的提升,力量雖小但眾志成城,我相信,台灣會在這塊路上,更加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