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拓荒者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殺進西區決賽與勇士正面交鋒,Leonard從G3回到波特蘭主場後成了球隊的先發中鋒,先後砍下16分3籃板4助攻、30分12籃板3助攻,儘管最終還是沒能幫球隊贏得勝利,卻也足夠嚇出勇士一身冷汗。
為了填補Jusuf Nurkic受傷時空出來的禁區防線,拓荒者選擇於去年夏天與熱火交易換取Hassan Whiteside,就這樣步入合約年的Leonard來到了美國的另一端,但也在這裡「重獲新生」。別看他例行賽場均只有「6.1分4.5籃板」,他的高度搭配上Bam Adebayo的機動性,兩人為熱火禁區建造了一座高牆,他的投籃能力也同樣彌補了Adebayo的不足。
Leonard很像低配版的Brook Lopez,只不過前者沒有後者的護框能力。近日Leonard受訪時表示他認為熱火有興趣與他續約,而他自己也十分樂意待在邁阿密,但他也要做好領取底薪的心理準備。
9、Thon Maker (R)
自2016年進入NBA後又過了四年,Maker既沒有實現Kevin Garnett對他的期許成為「年輕時的自己」,同時也沒有證明公鹿當初用首輪第10順位選他是正確選擇,唯一留給球迷們的印象就是他那可能有被謊報的年紀(23歲)、以及在世界盃男籃亞洲區資格賽飛踢菲律賓球員。
18-19賽季季中公鹿成功把Maker送到了活塞,這一年半在Dwane Casey的感化之下還是沒有蛻變,就連今年Blake Griffin報銷、Andre Drummond交易離隊後,他的表現也遠遠不及Christian Wood。唯一值得嘉許的是他減少了遠距離投籃的頻率,因此收穫生涯新高的48.2%投籃命中率。
筆者也不曉得他究竟算是水貨還是福袋,以選秀順位與眾人原本的高度期待來看他無疑是個水貨,可是如果年紀屬實未滿24歲的話那又代表說他還有著很大的開發空間,活塞依然有機會用底薪把他簽下來繼續玩刮刮樂,只不過能否中獎就要看Maker自己的造化了。
10、Kyle O'Quinn (U)
近年寫到自由球員中鋒篇的時候,都很推薦今年30歲、擁有6呎9吋身高的O'Quinn。2015年夏天尼克透過先簽後換與O'Quinn簽訂4年16M的合約(第四年為PO),但直到17-18賽季才真正打出名堂,當時場均只出戰18分鐘的他可以攻下「7.1分6.1籃板2.1助攻1.3阻攻」。
不過他並沒有在接下來的自由市場中做出好選擇,近兩季他先後選擇加盟禁區人手充足的溜馬、76人,僅留下「3.5分3.2籃板1.4助攻」的成績。O'Quinn可以在高位策應也有出色的護框能力,可惜雖有中距離能力但射程不及三分線,但筆者仍堅持認為他是一名相當廉價又好用的綠葉,希望可以找到一支願意提供穩定上場時間的球隊來證明他的價值。
延伸閱讀:
《2020 FA》NBA自由球員精選Top 10 - 控球後衛篇
《2020 FA》NBA自由球員精選Top 10 - 得分後衛篇
《2020 FA》NBA自由球員精選Top 10 - 小前鋒篇
《2020 FA》NBA自由球員精選Top 10 - 大前鋒篇
鄭承竣
這10個人裡,4個跟國王有關,完全反應國王過去這十年的禁區戰力變化😂
阿峰
至於Stevens 跟Walton 不愛用傳統長人
看完季後賽之後明顯就算是打小球還是需要活動力+攻防兩端長人
陸仁賈
Kyle O'Quinn真的很可惜,Brown就是不用 偶睏,這麼認真有拚勁的球員不用,尤其看到 掩蔽 在那邊因為下盤無力影響表現,實在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