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跳躍膝、網球肘好不好』—淺談肌腱炎及肌腱變性

『醫生說我是網球肘,我已經休息兩個禮拜了,一打球還是痛』、『我的膝蓋已經做過熱敷、電療、打針、震波,剛開始有好一些,但最近又痛了』。

跳躍膝、媽媽手、網球肘、旋轉肌袖發炎、跟腱炎、高爾夫球肘等常發生在喜愛運動的族群,或者工作需反覆重複特定動作的人,雖然有不同的俗稱,但皆屬於『肌腱的損傷』。大多數人預期透過『休息』受傷就會好,但實際上會依據是哪種肌腱損傷所決定,例如

肌腱變性即是無法單靠休息、不活動就可以痊癒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是肌腱(Tendon)?

肌腱是肌肉用於連結骨頭的一個構造,主要功能為『傳遞力量』。肌肉收縮後產生的力量,會透過肌腱傳遞至骨頭,才能產生各種動作,因此,肌腱受傷時,連接的肌肉收縮時,即會因為拉扯而造成疼痛,健康的肌腱則不會。

什麼是肌腱損傷(Tendon injury)?

肌腱的損傷大致分成兩種:急性肌腱炎、慢性肌腱病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急性肌腱炎(Tendinitis)

一般發生在『瞬間有過大的外力拉扯肌腱』。例如,今天練蹲的時候,身體還沒熱開,突然蹲下去的時候膝蓋痛了一下,結果膝蓋下方紅腫起來。常見特徵為突然一下開始不舒服,大多可以回想到一個受傷的時機,常伴隨『紅、腫、熱、痛』。

把它想成衣服的袖口,今天走路的時候不小心被割破,所以袖子有破洞或裂開,是一次性造成的

2. 慢性肌腱病性(Tendinosis)

一般是『日積月累造成的』,也就是肌腱損傷的程度大於每日能恢復的程度。每天的日常生活跟運動,實際上會讓身體的細胞受損,但透過睡眠、休息,受損的細胞可以完全回復。但肌腱病變就像每天損傷的程度是101分,恢復的程度是100分,那個多餘的1分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有症狀或不適。特徵為『莫名其妙開始不舒服、漸進式的』,『紅、腫、熱這類症狀不見得出現』例如,從不知道哪天起,有時候練完蹲,膝蓋就會腫起來或緊緊的感覺。隨著時間變成運動當下就會不舒服或痛,甚至演變成平常上下樓梯或從椅子上站起就會痛。

可以想像成衣服袖口每天都被揉、搓、或輕微割到,最後衣服的纖維已經『亂七八糟』,不是一條一條很平順的

休息不會好嗎?

1. 急性肌腱炎

就像衣服一個破洞把它縫起來,給身體足夠時間休息完成發炎反應、組織增生、修補,可能兩週內就好了(這邊先不考慮如果疤痕組織沒有處理好的狀況)

請繼續往下閱讀

2. 慢性肌腱變性

衣服本身的纖維排列已經亂七八糟,你給它半年時間,它還是長的亂七八糟的,不會因為時間而讓纖維的排列就變回原本平順的樣子,可怕的是,當纖維排列變亂,衣服 (軟組織) 能承受的力就變小,因此要透過訓練提升肌腱的強度,才能一勞永逸

所以如果軟組織 (肌肉、肌腱、韌帶等) 的材質或纖維上已經變質,像是肌纖維的排列不是平行的、同時有小神經跟血管增生 (學者懷疑這些是造成疼痛的原因) ,這時候休息多久,都不會變成原本美麗的材質。

發生變質的軟組織反而要給它適時、適量、特定方向的受力,它才會經過破壞且重新生長成平順的材質

肌腱變性的治療方式

現在的研究跟我自身的經驗,離心運動 (eccentric exercise) 的效果應該是最好的,離心的意思是,肌肉收縮的過程,整體長度是變長的。舉例來說,在踮腳尖的過程中,小腿後側的肌肉是做向心收縮,而腳跟慢慢放下的過程即是離心收縮

離心運動或訓練可以『將肌腱纖維變回平整的樣子』、『破壞多餘的小神經跟血管』、『破壞疤痕、沾黏等』,也有些研究會配合徒手治療、增生治療等方式,但主要還是以離心訓練為主要治療方式

備註:離心運動雖然是平時重訓、運動也可以操作的,但建議在『物理治療師』的監督及課表設計下在執行

 

重點整理

  • 有很多運動傷害,不是休息就會好,是需要特定的訓練跟動作才能永久康復
  • 主動治療勝過被動治療(主動治療:復健訓練、動作控制訓練等,被動治療:熱敷、電療、休息、注射等)
  • 不預期一年的傷病或不適,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就能好
  • 會造成慢性的運動傷害,除了處理受傷本身,更重要的是找出導致受傷的原因,解決才可以避免再發生 (例如:髖關節不穩 —> 增加膝關節受力 —> 髕骨肌腱病變)
  • 請諮詢醫療或相關專業人員如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醫師等

 

『希望透過所學,將運動醫學、運動科學、運動訓練等知識,用最簡單的語言分享給需要的人』

--陳曉謙 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粉絲專頁IGYoutube部落格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