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Joyce)
至今回想起來,那仍是足以堪稱「人生巔峰」的夏天。
「這是一段大概用了我八輩子的幸運才換來的奇幻旅程:宛如真人實境秀般,這 315 公里的路程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什麼都不奇怪。例如撞上一頭活生生的小鹿,車頭整個冒煙全爛;又或者上路第一天還能跟隊友和樂合照,最後一天竟然可以完全鬧翻;當然你也可能自以為聰明的遙遙領先並且自信滿滿,最後才發現是被 GPS 導航擺了一道而傻眼臉歪。無論好壞,這趟 Hood To Coast 的旅程絕對是你可以說嘴到 80 歲的超夢幻。」
六年前不可思議地解鎖 Hood To Coast 參賽成就,拖拉了六年後,終於得以撢一撢鎖頭上的灰塵。你,準備好聽故事了嗎?

源自美國奧勒岡州,有著「接力賽之母」之稱,全長約 315 公里的 Hood To Coast 接力賽,是全世界最長也是規模最大的接力賽盛事。從最早只有 8 支隊伍參賽,到至今每年都有超過 1000 支隊伍、總計超過萬名跑者參與,這不僅被許多跑者認為是「一生必跑」的賽事,需要日以繼夜、從起點 Mt.Hood 一路跑到 Orgeon Coast 海邊小鎮 Seaside 的瘋狂賽程,更是跑過一次就足以說嘴一輩子的難忘。
比賽規則是這樣的,每支隊伍共包含 12 名跑者,並將分為兩車,彼此須輪替接力跑 36 個棒次,並在限時 36 個小時內完成 315 公里的挑戰。
一般來說,每位跑者平均大概要跑三個棒次,每個棒次的距離約從 5 公里到 12 公里左右不等。由於棒次上視賽道會有難易度差別,因此想要拿到好成績,除了在棒次安排上要有點策略以外,團隊合作默契以及超過 30 小時不眠不休的共處,對於隊友間的感情也是一大考驗。
我跑的是 2014 年,也就是第 33 屆,當時非常幸運地透過公司徵選,獲得與大中華區(中港台)同事組隊的參賽資格。「人生所有的幸運大概就梭哈這麼一次了吧!」當年才 23 歲的我,就這麼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踏上 H2C 的旅程。

有別過往公司組隊都是男女混合參賽,當年我們以「全女生」之姿組成了編號 1086 的 Forbidden Runners(取自跑步原本是禁止女生從事的運動)而我則被分配在 Van1,也就是 1~6 棒的隊伍裡。
比賽前,除了採買補給品,為了方便識別,每支隊伍都會先彩繪自己的休旅車;當然如果你夠有創意,除了畫筆,也可以裝上各式人偶道具(畢竟賽事當天可是有上千台車子在路上跑,要是上錯車可是會尷尬爆錶哪~)

雖說運動不該牽扯政治,但遇到主權宣示的時候,還是必須發聲的。例如我硬是在隊友簽上的 CHINA 旁邊畫上 TAIWAN,即使她默默在旁邊說著:「哎呀不是都一樣嘛~」(帶著不失禮貌的微笑,我其實是在內心吶喊著:我台灣我驕傲,我們不一樣好嗎!)

很快地,來到比賽當天。為了避免各參賽隊伍抵達終點的時間太懸殊,賽制上特別規劃讓預估完賽時間最慢的隊伍先出發,有鑑於我們是全女生隊伍,加上我又所屬 Van1,所以清晨五點,我們一行人就這樣浩浩蕩蕩開著車,準備前往起點 Mt.Hood。
雖然起得有夠早,但看到 Mt.Hood 的雪山美景還是覺得一切都很值得,畢竟某方面來說這也算是種命運的安排,因為要是被分配在 Van2 就看不到了呀!

或嬉鬧、或拍照,此刻的我們都還不知道,一場腥風血雨的真人實境秀,即將在接下來超過 30 個小時的旅程中上演。

7 點 30 分一到,擔任第一棒的隊友即將起跑!
▲ 起跑現場超級 High!

就這樣,我們從 Mt.Hood 一路直奔而下。

沿途看著跑者互相追趕,抵達每個接棒區,各隊伍滿是歡聲鼓譟。比起一般接力賽的肅殺競技氛圍,Hood To Coast 倒是滿滿歡樂,至少一開始看起來是這樣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