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兒子是...
今年才22歲的키움英雄隊外野手李政厚,生涯第四個完整賽季就已成為陣中主力打者,更是韓國國家隊不可或缺的外野好手。與王威晨相似的是,身為韓國職棒名將–『風之子』李鍾範的兒子,老爸的威名並未掩蓋他的光芒,更用成績獲得眾球迷的敬重,這位『風之孫』目前的成就究竟有多恐怖呢?且讓我們用數據來看看吧!
個人成就
李政厚於2017年投入職棒選秀,獲得奈克森英雄隊的第一輪指名青睞,該年賽季便投入一軍賽場,出賽144場其中打擊率0.324、OPS 0.812、wRC+ 112.1、WAR 3.67,更以單季179支安打打破韓國職棒新人紀錄,而新人年的他僅19歲而已!

註:
- IsoP為純長打率,計算方式為長打率(SLG)-打擊率(ARG)
- wOBA為加權上壘率,可精確判斷該球員的攻擊能力(公式和計算方法)
- wRC+為標準化加權得分創造,是由wRC(加權得分創造)延伸而來。wRC+的呈現為以100為聯盟平均,高於100就是優於聯盟平均,低於100就是劣於聯盟平均。
2017年至今四個完整賽季,可以看到李政厚各項成績都在進步,2020賽季的wOBA更來到0.406、wRC+則為143.6,顯示他在現今的韓國職棒聯盟中已經是首屈一指的攻擊好手。
即便身材較為瘦弱,他的SLG(長打率)以及IsoP自新人年來持續成長,這兩年的長打能力更是高於2017及2018這兩個彈力球年,證明他的實力並非灌水。難能可貴的是,提升長打能力的同時,BB/K也同樣在進步之中,今年更來到1.26的優異水準。這樣一個長打實力與選球眼兼具的球員,自然受到國外球探關注的眼光。
當代神獸!?
本站作家BHU大大近期的文章《當代韓職神獸入札—金河成如何讓大聯盟陷入瘋狂?》,給金河成下了一個當代韓職神獸的稱號,以金河成近年的表現絕對值得這個稱呼。這也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心,若比較曾旅外的韓職打者(包括今年的金河成)其22歲的累積成績會有甚麼結果呢?
符合上述條件結果的球員有李承燁(千葉羅德海洋、讀賣巨人)、金泰均(千葉羅德海洋)、金賢洙(巴爾的摩金鶯、費城費城人)、姜正浩(匹茲堡海盜)以及李大浩(歐力士猛牛、福岡軟銀鷹、西雅圖水手)等,無一不是赫赫有名的國家隊常客。
依照22歲時的wRC+來排序,李政厚可排在金河成、姜正浩以及李大浩之前。若依照WAR來排序,李政厚僅落後李承燁及金賢洙兩人。此外筆者更比較韓國職棒史上所有球員22歲前累積一軍成績,李政厚所累積之WAR值更排在歷代第四名的位置,堪稱現代神獸無誤。


會選球的長程砲手
目前李政厚在隊上擔任第三棒中心打者,甫出道的他則定位在開路先鋒腳色,那麼為何教練在棒次安排上把原先的開路先鋒李政厚移至原先的中心打者金河成之前呢?

首先,從資料可以看到李政厚的滾飛比(FO/GO)、長打佔安打的比率(XH/H)以及純長打率(IsoP)都在今年大躍進。這可能是因為他今年的強勁擊球率達到53.8%,而這個成績也是今年賽季KBO首位,優於挑戰美國的金河成以及洋砲Rojas Jr.。
擊球技巧出眾
在韓國職棒換成反撥係數較低的球(也就是較不彈的球)之後,李政厚能持續提升打擊能力的原因可能和他的擊球方式有關。
從上圖(2020年比賽影片擷取)可以看到李政厚打擊並非亞洲球員常見的高抬腿動作,他利用跨步的幅度調整節奏以應對不同的球路。此外他揮棒最後的延伸動作相當完整,再搭配專業的重量訓練將球帶得更遠,而這些能力對於未來要挑戰更高級數的聯盟是相當加分的。
此外他的揮棒範圍涵蓋整個好球帶,以提昇他對縱向變化球的攻擊能力。吾友K白大大在他先前的文章《韓版鈴木一朗與最接近大聯盟的野手-十大你該知道的韓國代表隊新星(下)》曾列出2019年李政厚對各球種的確實擊球率,看來今年李政厚對縱向變化球的掌握能力又提升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