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足球雖然是極度重視團隊合作的運動,但四分衛(Quarterback,QB)依然是球隊進攻組最重要的拼圖。就像再精良的軍隊還是需要好的將領才能發揮該有的戰力,進攻組其他球員素質再好也需要四分衛去統整才能帶領球隊取得勝利。
一般人對於四分衛的工作就是負責傳球給接球員和邊鋒或遞球給跑衛,這確實也是四分衛的基本功。尤其是傳球進攻,因為每位接球員速度和跑傳球路徑的習慣不同,為了能把球準確傳到接球員手上,四分衛和接球員要大量練習與溝通才能在比賽時做到球到人到。傳球的時候,四分衛從中鋒發球到把球傳出前的腳步和移動方式也需要練習。如果戰術是短傳,四分衛拿到球後必須立刻往後退一大步並把球傳出去;如果是長傳則可能後退3或5步,等接球員出現空檔再傳球。在等待的時候他必須在進攻鋒線組成的口袋中適時移動,躲避突破進攻鋒線的防守球員,或幫助自己的進攻鋒線球員取得較好的擋人角度。
如同棒球的捕手或籃球的控球後衛這類指揮官型的位置,四分衛除了傳球外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場上控制球隊的進攻,這個工作才是四分衛之所以難打的原因。根據規則,在每一檔(down)進攻結束,裁判將球放在新的起攻線位置後,40秒內進攻方需要把球發出開始進攻,否則就是延遲比賽(delay of game)犯規。在短短40秒內,四分衛需要完成2件事:
1. 聚商(Huddle)
(1) 召集場上進攻組成員並快速統整上一檔進攻的狀況,如戰術執行是否成功、對方如何防守、目前我方位置、還需要多少碼數可以拿到第1檔…等等。
(2) 根據(1)的資訊,決定接下來這一檔要打的戰術。這部分各球隊作法不同,有些是四分衛決定有些是教練團決定。決定戰術後將戰術代號告知場上進攻組成員,並決定中鋒發球時機。
2. 變陣(Audible)
確認場上球員都了解要打的戰術後,球員就會開始根據戰術列陣(line up),站在他們該站的位置。這時四分衛須在中鋒發球之前閱讀對方的防守(read the defense),包括防守方整體的列陣和個別球員的站位,判斷對方的意圖並提醒其他人。如果發現戰術被克制就需要變陣,可能是變更其中一名或多名球員的傳球路徑、跑衛持球跑陣的路線,也可能直接更換其他戰術。
除了時間壓力外,別忘了這是世界上肢體碰撞最激烈的競技運動之一,每次進攻對手防守組至少有4名破百公斤的彪形大漢等著把四分衛撂倒在地上。四分衛需要在生理、心理壓力下掌握場上包含對手共22人的狀態,這才是身為球隊指揮官最困難的地方。為了完成這些任務,四分衛在平時就需要大量吸收美式足球關於戰術陣型相關的知識,無論攻守。在比賽前他必須不斷重複看對手近期的比賽影片,和教練討論對策。即使在比賽中當進攻組下場,隊友在休息時他也是和教練團透過平板看剛剛在場上的即時影片,確認是否有需要調整的部分。
進攻組球員列陣完畢,四分衛會根據場上狀況變陣(Audible)。變陣的暗號可能是任何單字(如影片0:31的James Harden),也可能是一個手勢、一個眨眼。
四分衛下場後,會立即透過平板,和教練或隊友討論剛剛場上的狀況。
為了能看清楚場上的狀況,不被前方的進攻或防守鋒線干擾視線,四分衛的身高通常會在隊上前段班,約在188~195公分間,體重則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能夠承受防守球員的撞擊就算達標,大約在95~105公斤。體能條件因為每一名四分衛的打球風格不太相同,沒有一定的標準,只有臂力和腳步移動的敏捷性算是必定列入考量的重點。畢竟這是一個非常吃技術和球商的位置,傳球精準度、場上決策及領導能力才是評估四分衛表現或未來性的重要指標。
因為四分衛對於球隊進攻的重要性,傳統上會要求四分衛盡量待在口袋內,降低被對手防守組攻擊的風險,我們稱作口袋型四分衛(pocket passer)。過去幾乎所有的四分衛都是這種類型,他們在體能上的平均表現並不突出,但對於組織球隊進攻、閱讀防守意圖的能力非常強。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都隸屬同個世代,一個已退休的準名人堂球星Peyton Manning,另一個卻不服老剛率領海盜奪下生涯第7冠的NFL指環王Tom Br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