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02/05

基礎動作好=守備好?日本棒球界對於基礎訓練的反思

基礎動作好=守備好?日本棒球界對於基礎訓練的反思 在日本,PL學園是高中棒球名校,這學校的棒球部培養出不少傳奇的職業內野手-像是中日龍先生立浪和義,以及目前效力樂天,曾在西武創下以游擊手...

作者:sportspon

竹中半兵衛

好文!!
但是日本內野手的打擊能力不優秀是否也成為無法勝任大聯盟游擊手的原因之一呢?
因為打擊強守備好的美洲選手太多了...

sportspon

現今的美職球隊強調進攻火力與得分效率,但他們在考量中線防線(捕手、游擊、二壘、中外野)的人選時,還是會以守備能力為主。中路野手必須反應快、守備範圍廣、傳球臂力佳。如果還擁有不錯的打擊能力,當然最好。但我認為,光守備好的游擊手,就有擺在先發的價值;打守跑皆為平均以上,已屬珍寶;打擊強悍+吸塵器手套,那根本是十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QOO果汁

CANO哥哥....<--奇才
看慣MLB之后真的很不習慣中職跟日職....
真心希望中職防守的能力要跟別人一樣阿

瘦菊子

你的文章寫得好很值得參考!多數台灣守備教練還是強調低重心盯住球的彈跳,正面接球等基本動作;美國也不會忽略,但會強化腳步移動的靈活訓練,擴大防守範圍與各種不同的傳球角度與速度,因為比賽狀況非常多,來球和打者腳程也越來越快,這是職業和基層的差距吧~

佳偉

講的好清晰喔! 我覺得差異在於自我中心的強烈與否! 亞洲人認為大我比較重要所以在指導的時候認為所有選手都應該一致,而恰巧正面接球是中規中矩的方式!而美洲國家自我中心較為強烈,所以指導選手的時候會讓選手選擇自己最舒服的姿勢來接球! 但是,我相信選手在年少時期的時候各國應該都是要求正面接球,只是到了成年之後,亞洲持續要求正面接球而每週就轉而讓選手自己摸索自己舒服的姿勢!

基礎動作好=守備好?日本棒球界對於基礎訓練的反思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日本,PL學園是高中棒球名校,這學校的棒球部培養出不少傳奇的職業內野手-像是中日龍先生立浪和義,以及目前效力樂天,曾在西武創下以游擊手身分達成40支全壘打/20次盜壘成功(連續四年至少20轟/20盜以上)的松井稼頭央。在日本職棒,他們都是兼具打、守、跑、投(傳球臂力/肩力)的四拍子球員。

PL時期的立浪和義
中日先生立浪和義
四拍子游擊手松井稼頭央

他們的身手,很大程度要歸功於PL的內野手養成。PL的教練對於守備基本動作要求很高,舉例來說,守備基本動作之一-接捕滾地球,立浪、松井稼頭央都可以像本能反應般快速移動將身子移動到滾地球的正面,接捕後快速啟動傳球動作,將球準確傳給一壘手,當中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重心始終保持一致,堪稱完美。立浪沒有挑戰大聯盟的意願與機會,稼頭央則在2004年加盟紐約大都會,帶著連續四年至少20轟/20盜的怪物成績頂尖光環,成為日本第一位踏上大聯盟內野草地的日本內野手,並在賽季首打席擊出全壘打,一切看起來如此美好,後來卻因為傷病與守備能力不足,轉戰二壘位置。06年被交易到克羅拉多洛磯隊,07年打出旅美的最好成績,與洛磯一同完成季末大逆轉,並闖入了07年世界大賽,可惜洛磯在世界大賽裡四連敗,留下了遺憾。之後,稼頭央轉戰太空人,狀態每況愈下,最後在2010年歸國,加入東北樂天金鷹。有趣的是,直到去年,松井稼頭央在樂天還是常出任先發游擊手一職,但他在旅美時,卻都只能擔任二壘手。或許,球迷會說,這是因為當時大都會有Jose Reyes、落磯有Tulowizki這兩位超級游擊明星,為了讓稼頭央上場不得以將其放在二壘。但是,大都會一開始是打算讓他出任專職游擊,是後來判斷他的守備能力不足以負荷游擊,才要他轉往二壘。在松井稼頭央之後,還有井口資仁、西岡剛兩位在日本被評定為頂尖的游擊手挑戰大聯盟,也都無法勝任球隊的游擊手。另外,還有像中島裕之和田中賢介等根本上不了大聯盟的情況。目前較常出現在游擊位置的日本選手,只有川崎宗則,但他並非球隊主力,是在大小聯盟之間徘徊的替補。這些選手在UZR數值(Ultimate Zone Rating, 根據野手製造的出局數、守備率等數據綜合計算的公式,其數值代表這一選手比其他在同樣位置選手多守下的分數。正值代表越多,負值代表越少)的表現並不好,以下是上述幾位挑戰大聯盟時期的UZR平均數值:

 

岩村明憲(4年)-(擔任二壘手)-6.4/(三壘手)-2.5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松井稼頭央(7年)-(擔任二壘手)1.8/(游擊手)-16.3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井口資仁(4年)-(擔任二壘)-1.6

 

西岡剛(2年)-(擔任二壘)-2.7/(擔任游擊)-6.3

 

川崎宗則(目前效力藍鳥)-(擔任二壘)1.1/(擔任游擊)0.7

 


 

UZR未必能完整顯現出一位野手的守備能力,但除了川崎宗則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是負值。連續6次獲得日本職棒游擊金手套的稼頭央,到大聯盟只能擔任二壘手。就算UZR有所偏誤,但幾乎清一色負值的結果,實在不是甚麼好結果。順帶一提,去年效力巴爾的摩金鶯的游擊手J.J. Hardy,他的UZR是13.9,傳奇游擊手Jeter的UZR是負值,但作為一個游擊手,他所提供的得分能力應該是史上第一。日本的內野手到了大聯盟,很難複製過去在日本職棒的打擊表現,沒有超出平均以上的攻擊火力/守備能力,很難站穩先發位置。

 

過去,對於日本選手,我們一直有守備好、基本動作扎實的印象,日本球隊對於選手的守備動作確實要求很高,但這些經過嚴厲扎實訓練的選手,卻無法在大聯盟的內野立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日本選手的身體素質,是他們無法站穩大聯盟游擊先發的原因嗎?有人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從2013年首位被洋基指名的日本選手加藤豪将身上看到解答。

 

大聯盟如何養成內野手?-強調身體機制與協調感的彈性化訓練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