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登山露營書:新手必備!裝備知識×行進技巧×選地紮營全圖解,一本搞定戶外大小事!》
蘋果屋出版
登山背包從45公升開始挑選
從設定背包的上限開始謹慎篩選適合自己的款式
POINT
- 背包的容量愈大,總重量愈重。
- 從登山新手開始就要有輕量化的意識。
登山背包的容量,是以「公升數」來計算的。一般來說,揹帳篷睡袋上山的過夜行程,需要使用到60公升以上的背包,但並不是容量愈大的背包愈好,因為塞進愈多物品的同時,也意味著行李會變得愈重。為了避免消耗過多的體力,請盡量精簡裝備、讓背包愈輕愈好,不過最重要的大前提是,該帶的物品都要帶齊,確保自身安全,不要為了追求輕量而犧牲必需品。
考量到最低限度的輕量化,建議新手挑選一個45公升左右的登山背包,若打包技巧漸漸純熟,這樣的容量已足夠應付兩天一夜的行程。總之,先決定背包容量的上限,再來思考如何篩選放進背包內的用品。
根據需求選擇背包容量
- 登山型|兩天一夜|30L(追求輕量的極簡主義)
將背包本身的重量降到最低,適合想把所有裝備道具都輕巧化的極簡主義者。愈是登山老手,愈懂得如何減少裝備,即使只有30公升的容量,也不會影響露營的舒適性。

- 登山型|兩天一夜|40L(應付兩天一夜綽綽有餘)
完全防水的登山包,突然下雨也不會淋濕物品,材質堅固令人感到非常安心。布料耐磨耐用,適用各種登山行程,如果拆掉背包裡面附上的防雨罩,重量會更輕。

- 登山型|四天三夜|50L(長時間行走能降低疲勞感)
採用能確實支撐重物的背板,長時間在山中行走也不易感到疲累。如果裝備比較重,更要選擇可減輕疲勞、輕鬆背負的款式,避免讓肩膀及腰部疼痛。

掌握打包的基本要素
正確的登山裝備打包,讓你好收易拿、行李更輕巧
若要攀登難度高的山脈,裝備就要講求小型輕量,特別是「體積小」比「重量輕」更加重要。因為若登山背包過大,在岩石多的地區行走時,身體不易保持平衡,容易因強風而晃動,增加失足墜落的風險。
關於登山有一句俗語,「愈是登山老手,背包就愈小」。話雖如此,不管再怎麼輕裝出發,必要的裝備還是要帶齊。打包時要先問問自己,哪些物品對自己來說是最不可或缺的工具,再從中嚴格挑選出要帶的物品,藉此預先演練打包的方法。只要不斷累積經驗,背包的體積就會愈來愈小,而帶上的物品絕對夠用。接下來,要傳授給大家打包技巧的重點。
A:為了提高背包的重心位置,將體積大且重量輕的睡袋放在A區,移動時不會用到睡袋,因此放在最下層。
B:鍋具、瓦斯爐、行動電源、急救包等相對有重量、堅硬又精密的物品放在B區,比較重的用具靠近身體可保持穩定,容易損壞的物品也建議放在內側避免碰撞。
C:防寒衣、雨具或替換衣物等柔軟材質的物品放在C區,如此一來就能減緩背包外側受到外力衝擊時損壞物品的風險。而且衣物類會自然膨鬆,可以牢牢地將其他物品固定。
D:水與食物的放置區,水也可以放在背包內的水袋夾層。打包時將最重的水放在貼近背部的肩膀正後方,比較能夠保持背包的平衡,也會感覺重量較輕。
E:食物放在E區。一般來說,最上層是放入移動中最常使用到的物品,例如行動糧或頭燈。附有防雨套的登山背包,通常也會放在這個位置。
不失敗的登山裝備打包流程
1. 確認登山背包的寬度:睡袋最先放進背包裡,為避免浪費空間,先確認背包寬度後再往下擠壓。

2. 善用防水袋:在背包內先放進防水袋,再將物品塞入防水袋中,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內部淋濕,也比外罩式背包防雨套好用。

3. 易碎物放在靠近背部的那一側:重量較重、容易損壞或重要的物品放在靠近背的那一側,如果放置的方式會讓背部感到不舒服,就要適時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