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登山露營書:新手必備!裝備知識×行進技巧×選地紮營全圖解,一本搞定戶外大小事!》
蘋果屋出版
先決定露營模式,再擬定適合自己的登山計畫
POINT:登山計畫是依照露營技能而決定的,建議新手一開始先制定較輕鬆的行動計畫。
需要在山上過夜的登山行程,大致上可分為在登山口紮營的「基地營型」、在山頂紮營的「山頂直攻型」,以及每日移動紮營的「縱走型」。第一次登山的新手不建議剛開始就挑戰山頂直攻型或縱走型,建議先參加登山社的團體活動,再慢慢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登山計畫。
為了順利完成一趟登山行程,要確實地計劃與準備。登山露營有各種不同型態,但是紮營的地點及型式要根據登山者的技能選擇,不要第一次就挑戰難度較高的露營型態,剛開始請以「用帳篷在山中過夜」為目標,先透過基地營型式累積經驗吧!等習慣露營的感覺之後,再進階到山頂直攻型、縱走型及長距離登山。
登山露營三階段
基地營型
- 地面較平坦
- 太陽下山前有充足的時間
山頂直攻型
- 日落時間短
- 地形險峻
- 能看到日出
縱走型
- 每天都要紮營
- 主要目的是移動
CHECK:隨著技術提升,速度也會變快
隨著露營技能提升,紮營和撤營的速度會愈來愈快,抵達營地後能迅速準備完成並好好休息,起床後到出發的時間也會漸漸縮短,讓整個登山行程游刃有餘。隨著經驗累積,每一次都再減去一些多餘裝備,即可達到輕量化的目標。
在完善的環境下提升技能:基地營型
POINT:新手可能無法依照預定時間抵達營地,為了避免摸黑紮營,先從輕鬆的型態開始練習。
雖然想要有萬無一失的登山露營,但是由於新手難免會攜帶太多裝備,光是準備及整理就要花上不少時間,因此強烈建議第一次露營的你,請在山腳的指定營地搭設帳篷,因為在山腳附近能有充分的時間紮營。一旦太陽下山,就要仰賴頭燈來完成搭設帳篷的工作,對新手來說難度很高。
因此,考量到搭設帳篷還有準備食物相當花費時間,最好安排在下午兩點左右抵達營地。登山露營的行李通常是隨身行李的1.5倍以上,第二天一早可以將帳篷、睡袋等物品放在這個基地營,帶著攻頂包輕裝出發即可。
優點
- 行走距離較短
- 時間上或體力上更從容自在
- 有洗手間
- 緊急情況時可以逃進去
可以善用時間:山頂直攻型
POINT:如果能在短時間紮營或撤營,就可以進階到山頂附近紮營。
累積了數次露營經驗,並且在紮營、撤營及準備食物方面能迅速又順利的話,可以進入到更深山、距離山頂較近的營地紮營。隔天早上若早點動身,還有機會在山頂迎接日出。
為了可以看到日出,必須要有足夠的體力及技術將裝備扛到山頂附近,因此,懂得如何省去多餘的裝備也很重要。整理行李時,要仔細考慮每一項物品的用途是什麼,確認是否真的需要這項物品,避免背包體積變得龐大。山頂附近天候變化非常快,除了要攜帶足夠的保暖衣物與防水裝備外,能夠掌握天氣變化並隨時調整計畫也是必備技能。
缺點
- 天氣狀況不穩定
- 時間不夠充足
- 需要足夠的體力
移動型露營:縱走型
POINT:以每天更換營地的方式移動,除了有一定程度的體力要求,也要具備迅速紮營及撤營的技能。
縱走是連走數座同一山系之山頭的長程登山路線,必須住宿好幾晚,所以要反覆搭帳篷過夜,水及食物的需求量也大幅提升。此外,每日的移動距離是漸進式增加,所以需要豐富的露營經驗。紮營和撤營的速度就不用說了,打包行李的細心程度也很重要。
縱走型登山所要求的登山技能也較高,要時時注意不可過度消耗體力、有計畫地安排用餐與休息時間,需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以應付天氣變化等等。在規劃全程夜宿帳篷之前,可考慮一部分利用山屋,或是前一晚住宿山腳下的飯店,漸進式地讓自己接受更為嚴苛的登山形式。
缺點
- 每天要移動到不同營區
- 紮營要不斷從頭開始
- 要帶上所有裝備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