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12/24

第18季SBL - 第三週賽事解析:抵制SBL,台灣籃球怎麼可能會變好?

隨著這週P. League+的粉墨登場,SBL飽受更大的批評,縱使這週球團與球員都沒有任何錯誤的舉動,SBL的影片卻仍是被檢舉下架,SBL如今是動輒得咎,如履薄冰,第三週筆者除了賽事分析之外,也想對抵制SBL的網友說些話。

作者:Luphan

佳偉

SBL的自我定位應該已經開始模糊了!
在它祭出球監的當下,就讓籃球迷以為他是職業球隊了!
那為何不回歸原來的甲組比賽,讓真正執業的來!

Luphan

說的很好,定位的確模糊了
但SBL想要避免人才流失的方向也沒有錯
錯的是他選擇了禁止球員比賽資格的作法
如果他是用鼓勵的方式吸引球員
感覺是不是會好很多?

我始終不認同禁賽的作法
不過這不是我們把SBL當作職業聯賽的理由

至於回歸甲組這事,我認為可行,不過與其退居甲組,能夠讓甲組的升上來也許更好,即使球星都去P+好了,SBL的資源跟規模依然比甲組高,若能讓台灣第二大的籃球賽事維持一定的可見度,是個很美的畫面

glacier1943

應該不用再證明協會到底是籃協還是爛協, SBL 瞬間消失又怎樣, 難道真的職業聯盟不會長出農場系統? SBL 真的沒工作機會了, 難不成現行所有球員教練會為了 SB 聯盟絕食抗議?

Luphan

我不覺得讓太多相同的企業來培訓球員是好事,二級聯盟也許不比另一個不同性質的聯盟好。

兩個性質不同的聯賽,球員能夠追求不同的選項,正是P+更重視現場氣氛,李家瑞蕭順議這些球員才再次受青睞,謝宗融如果不在洋將跟身高限制的SBL,恐怕不會打這麼好

林耀宗也提到自己比較喜歡SBL的制度...等等例子都是

glacier1943

即便只是在亞洲, 各國都在想辦法把球員養成的平均年齡往下降, 偏偏就台灣人標準好寬鬆, 一票人養到 26 歲天賦無法兌現, 沒關係繼續養, 日本甚至連 14 歲的都直接選進國家隊三軍, 當年如果沒有錢一飛獨排眾議(雖然我也不完全贊成), 黃金世代? 是哪一種黃金...如果大學畢業或是 24 歲還不行, 直接淘汰啦, 職業聯賽就是要球員來賣天賦賣球技, 不是在開補習班, SBL 已經用 20 年證明他們不是養不出好球員, 比例?

Luphan

@Glacier1943
我所提倡的是,讓球員去不同的環境嘗試,別說SBL,連NBA的球員或球星,也都需要遇到適合自己的環境或伯樂教練,如果環境更多元,球員越有可能找到自己自在的地方,在自在的地方打球才有進步的可能

如果24歲還不行就直接淘汰,那謝宗融今年25歲才打出身價,豈不是白白放掉一個國手,SBL線的環境剛好可以讓謝打出信心跟出手決心,也許有了這樣的踏板,要再挑戰其他聯盟就不會是難事

glacier1943

@Luphan 就是這種心態害死台灣籃球, 反正再爛再廢都會有後路, 也都有人可以來幫這種球員緩頰, 筆者, 就是在說你! 就算哪天連亞洲前二十都進不了又怎樣, 還贏很多國家嘛...

Luphan

@Glacier1943
我從來不會認為中華隊進不了亞洲前二十是一件無所謂的事,世界盃資格賽中華隊輸給日本時,我辭了職,嘗試踏入籃壇試著幫助環境,不管是什麼大小賽事我也都不吝花錢進場支持,想請問您做了些什麼來嘗試讓台灣籃球更好?

我也不認同球員待的安逸,但這跟擁有兩種或多種舞台是兩碼子事,請您不要搞混

司波達也

恕我直言
就算沒p+
Sbl的票房一樣很慘
跟抵制不抵制
我想沒太大關係

Luphan

我並不認為SBL的票房有被抵制欸,甚至我感覺某公司有動員更多人,起碼人比第二週多

我的「抵制」是指球迷們負面情緒所導出的行為,不光是不買票而已。

現在台灣籃壇是個多事之冬,大家真該冷靜下來,好好觀賞台灣籃壇前所未有的一年

Weak貓

假如SBL真心認為自己就是半職業聯盟不為了商業目的只是為了成為成立職業聯盟的踏腳石的話,沒人會想罵,問題是看看自從P League 成立後,鬥成什麼樣子?還祭出叛將條款,真奇怪自己是半職業聯盟人家職業聯盟,還不爽別人搶球員?種種跡象都很明顯SBL根本沒有認清自己位階比人家低,反而不斷做出各種荒唐可笑的鬥爭之舉,到底是誰在殘害國家籃球發展?選秀故意不選來壓低球員薪資人盡皆知,現在終於有職業聯盟人家也敢玩敢花錢馬上就開始賣老裝可憐?我只能說筆者你的文雖然看似條條有理但是稍微知道狀況的,根本不會同情SBL

Luphan

我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SBL有沒有"犯蠢",而是SBL目前的"定位"對於台灣籃球是好事,不管是叛將條款、還是拒打共好盃,我都不認同。

我認同的是未來P. League+與SBL共存的可能性,也因此不管是傷害P. League+或傷害SBL的行為,都是我無法苟同的

這篇文章的確是在幫SBL講話,但並沒有在同情它,如同我在文裡說的,盡量批評他花了20年的事實,但拿職業水準來跟SBL比較在邏輯上是不對的

fb - 黃中佑

檢討球迷沒什麼意義,球迷不會因為被拿出來檢討就會支持SBL,該檢討的是SBL聯盟本身,怎麼從爆滿觀眾走到現在一場甚至不到百位數的球迷,真的是球迷的問題嗎?SBL球星一直出走中國,完全沒想辦法怎麼留下球星,精彩度自然下降,誰會去看那些三腳貓功夫的球員打球?而且場館爛、設備爛、講好幾次的爛地貼,完全沒有支持SBL的任何理由了,請作者說說SBL還有什麼支持的理由

Luphan

我並不想要檢討球迷,我只希望球迷理性,不需用支持SBL,叛將條款、拖了20年都沒有職業化,這些儘管罵,罵到對方哭出來都沒問題,但有些東西是SBL的原罪,本質的問題,罵了不會有用

SBL半職業的性質,是為了避免CBA垮台而成立,但半職業的特性是什麼? 籃協既本業之虞,另外的業務。

表面上好聽會跟大家說球迷的聲音是第一要務,實際上根本它的本質並無法做到這點

想請問您,若您是籃協,您被民眾要求要提升SBL,但底下的人主要的業務都不是SBL,您希望怎麼做呢?

何裕安

可以強制臺啤臺銀轉賣嗎
這兩隊 一個已經證明稱霸SBL 球員要的是更高強度的比賽 但卡在法令 臺啤無法轉賣 如果可以有人接手臺啤 和九太一樣 兩隊一起轉P+ 這樣臺灣職業籃球才能更好看 而另一個萬年爐主臺銀 說真的 要嘛丟回甲組 要嘛直接解散 球員各自分配到其他P+隊還比較有可能 最終希望 SBL回歸甲組 和P+做出區隔

Luphan

筆者不是很確定這流程,但台銀的預算都要編列給立法院看,轉賣應該也要跑一些冗長的程序,麻煩歸麻煩,但這樣的制度確實是保護了本土球員工作機會

至於您說丟回甲組或解散的部分,若您是大學球員,快要畢業求職了,您會希望是P+跟SBL2選一,還是P+跟甲組呢?

第三週精彩焦點

1.林宜輝老來俏,得到生涯新高32分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筆者一直都認為林宜輝與陣中洋將Chrismas的卡位與防守不積極,但進攻上他至今仍是許多球隊難解的箭頭。這場比賽林宜輝完全有效的抓到了台銀區域防守罰球線的破口,輕鬆地就在自己擅長的位置得分並找到手感,手感來了後台銀更是束手無策。

 

2.李啟瑋生涯1000分達標,台啤仍然難以撼動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加入台啤後,就可以感覺出李啟瑋並沒有很適應在台啤的定位,過去在璞園多半要打motion進攻,然而影片末段甚至可以看到台啤讓李啟瑋擔任控球者,這是他在璞園時期較少做的事,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轉變,讓他本季狀態一直都不是很穩,這場攻下20分的比賽可謂是他加入台啤後的代表作,但也都集中在下半場。

 

3.李家慷飆出生涯新高25分,卻仍難以幫助球隊取勝

請繼續往下閱讀

確定璞園在SBL陣容的那一刻,李家慷便成為了球隊相當關鍵的角色,陣中年輕的球員們除了他鶴立雞群以外,其他的目前皆難以成氣候,李家慷的定位也從過去上來熟悉節奏的菜鳥,變身成帶領菜鳥的領頭羊,筆者也感覺到李家慷在球場上逐漸變更成熟,急停出手也比過去更加穩健些,只可惜外線仍然很不穩定。

 

 

第三週各隊評比

台灣啤酒 - 拴緊螺絲,台啤重拾強悍防守

自從上週較為遜色的表現後,衛冕軍這週成熟的又把狀態調整了回來,本週把對手壓在61、67、71等分數,僅有在快攻回防有出現一點點的破綻,其餘可說是近乎滿分的防守表現,想讓台啤吃敗仗恐怕沒那麼容易。

who's hot :

加入台啤後一直打得沒有很順手的李啟瑋,總算在九太的比賽中拿下20分,當中罰球更是罰8中7,以台灣球員來說是很不錯的成績

 

高雄九太科技 - 余純安太可怕,九太有望練出最佳進步球員

打從熱身賽時,余純安的手感就相當好,從延續到這週的手感看來,今年的他甚至有機會挑戰最佳進步獎或最佳第六人,本週余純安三分球投21中11,是可怕的52%!!更重要的是他積極的防守態度依然維持著,只可惜本週在關鍵的裕隆一戰中,內線被打爆,這還是在吳宏興貢獻了5火鍋的前提下,主要還是Dawson防守不好的特色在這一戰被放大,甚至連裕隆的本土球員都敢吃他,也讓九太吞下敗仗,排行退至聯賽第三。

who's hot : 

余純安可說是目前全聯賽最準的射手,本週每場比賽都有3顆以上的三分命中,是各隊在外線的嚴重威脅。
吳宏興本週在對裕隆的比賽拿下15分6籃板5阻攻的優異成績,只可惜仍然難以阻止Chrismas

裕隆納智捷 - 呂政儒回歸,裕隆多點開花,打出強權樣

陣中的主力射手呂政儒總算是歸隊,等於讓裕隆那些幾乎沒牌可出的控球後衛與教練組,瞬間拿到了張王牌,本週李愷諺有許多的助攻與出手機會多少都跟呂政儒的歸隊有一定的影響,只可惜呂政儒在對九太的比賽中,耐不住情緒推了吳宏興,最終導致自己被驅逐出場(筆者得要幫吳宏興澄清,雖然上半場幾球是有點髒,但Chrismas真的是自己倒地的)。

who's hot : 

歸隊的呂政儒,在第一場調整了手感後,第二場隨即拿下16分,很快地就已經回到狀態了
本週手感火燙的林宜輝,不但拿下生涯新高的32分,隔一場比賽也有11分的表現

台灣銀行 - Irvin隔離期結束,卻難救全隊冰冷手感

台銀的Irvin總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了,隔離一結束便想躍躍欲試的他,很快地就在對台啤的比賽中上場,不過跟隊友的磨合很明顯有問題,本來進攻就不擅長進攻的台銀,又遇上防守最強悍的台啤,在該場比賽打出跟璞園半斤八兩的低得分數據,除了對台啤的比賽,該週對裕隆的比賽也都拿不到70分,這當中跟一哥張博勝手感低迷有很大的關係,全隊僅剩謝宗融仍維持水準,全隊陷入低潮的情況下,陳國維教練甚至還派出射手李其恩來賭賭手氣,只期望等Irvin磨合好後,應該能帶出新氣象。

who's hot : 

吳祐任是本週台銀陣中少數有手感的球員,進攻欲望也比其他低迷的隊友好一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