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賽賽場上,20歲的少年投手無懼經驗豐富的強打們,用一次次三振幫助球隊化險為夷,最後跟球隊一起奪下冠軍。
這麼戲劇化如漫畫、電影般的情節,如果出現在真實世界,眾人會怎麼看他呢?主人公的未來是回歸平淡?還是萬丈波瀾?
「K-Rod」Francisco Rodriguez就是這名少年英雄。
但是這名少年英雄成為巨星之後,同時是脾氣火爆的不定因子,場下暴力事件頻傳,他理當光彩萬分的成功人生,充滿荒唐與可笑。
接著,我們一起來看看,Francisco Rodriguez的生涯軌跡。(本文以下統一以K-Rod稱呼)
祖父母辛苦拉拔的窮小孩-硬紙板手套的童年
*本段落內容主要是來自於Jock Bio的文章。
K-Rod是他父母第14個小孩,他出生的時候,他的父母正在走離婚的程序。所以K-Rod 2個月大的時候,就被交託到生父的父母-阿公Juan和阿嬤Isabel-手中。
K-Rod是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生父只有在Juan和Isabel無法照顧K-Rod的時候,才會幫忙照顧;生母雖然住的不遠,但是從來沒有來探望K-Rod,反而是K-Rod小時候跑去見他幾次,但是生母又會對他視而不見。
對於K-Rod來說,他的爸爸就是Juan,媽媽就是Isabel,長大之後他對Juan和Isabel充滿了愛與敬重。
Juan和Isabel住在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西南邊的山區,一個叫做Macarao的貧窮區域,K-Rod的童年就在這裡度過。他小時候家境貧窮,僅能勉強餬口,家是只有兩間房間的簡陋公寓,Juan和Isabel還需要依賴他們的其他小孩和孫子資助,才能養活K-Rod。K-Rod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喜歡光著腳,那是因為沒錢一直買合腳的鞋,但K-Rod的身體在不斷地長大,只能讓他穿大很多號的鞋子,當然穿的不舒服。
與其他南美洲國家相異,委內瑞拉最盛行的運動是棒球而不是足球,對棒球懷有熱情與憧憬的小孩來說,棒球同時是脫貧的方式之一。只要爭取美國大聯盟球隊的目光,簽下一張合約到美國打球,光是簽約金就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K-Rod就是一名對棒球懷有憧憬的窮小孩。就像許多委內瑞拉小孩,K-Rod的棒球啟蒙就是跟其他小孩一起在街頭玩。他們將報紙用電火布包成球,用掃把的桿子當球棒,用硬紙板摺出手套。
帶K-Rod進入真正棒球世界的人,叫做Graciano Ravelo。Ravelo年輕時是委內瑞拉職棒聯盟的球員,爾後當過教練,還曾兼任遊騎兵在委內瑞拉的球探。
Ravelo在70年代中期開始棒球學校的事業,他的目標是推廣棒球,而不是用棒球學校賺錢,有些小孩家中不富裕,但只要對棒球有興趣,Ravelo也會讓他們進入棒球學校一起打球,甚至會自掏腰包資助他們。
K-Rod家中當然沒錢支付棒球學校一個月7美元的費用,Ravelo阿莎力讓7歲的小K-Rod直接來打球,不收費,去少年聯盟打球的費用也順便幫他出了。值得一提,K-Rod一開始沒錢買手套,只能用紙板折成手套,用了好一段時間,存夠錢才去買真正的手套。
K-Rod喜歡投球,12歲時球速就飆得很快,在沒有先發時,他會負責鎮守游擊區,可見他的運動能力相當出色。到了15歲左右,K-Rod就能投出90英里的速球,85英里上下的滑球。光是這兩種球路搭配,就足夠讓同年齡層的打者們吃不消,K-Rod製造三振如喝水一般。
更令球探驚訝的是,K-Rod在投手丘上顯得非常沉穩,鮮少有情緒上的波動,綜合投球實力與心理素質,K-Rod已經比許多小聯盟投手出色了。10支大聯盟球隊注意到K-Rod,Ravelo大力推薦子弟兵給遊騎兵,遊騎兵願意開出15萬美元的簽約金。
但是,K-Rod拒絕了。
逝去的心靈導師與大聯盟之路
建議K-Rod拒絕這筆簽約的人,是他口中的爸爸,實際上的阿公Juan。15萬美元對於一名16歲的少年與他貧窮的家境來說,不是一筆小錢,但是Juan的腦袋很清楚。
K-Rod入選委內瑞拉國家隊了,前往墨西哥參加泛美青年棒球錦標賽,這是展現實力與天分的好機會。他把握住機會,在面對地主墨西哥時,單場飆出14次三振,技驚四座,球探們也看在眼裡。
fb - 洪行易
可惜現在天使都養不出任何一個可靠的終結者 之後不管簽來交易來的都沒辦法維持好幾年 現在只能看看Raisel Iglesias能不能今年有好表現讓天使可跟他延長合約 讓天使在終結者這塊上都能安穩一陣子
亨力
我個人是不覺得天使之後會續約啦,而且Iglesias的穩定性跟壓制力都不如巔峰K-Rod。
追根究柢,天使的投手養成一直都很不行啊...
fb - 洪行易
也不能說不行 以前除了K-rod還有John Lackey跟Jered Weaver 現在只能期待Griffin Canning能不能更成長和新秀Reid Detmers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