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慮二:棒球隊的孩子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學生
不要再相信沒有科學根據的謠言了。
筆者所認識的小球員裏面,可能有些四肢並不十分發達的(笑),但絕沒有頭腦簡單的孩子。嚴格來說棒球十分複雜,像是不同守位有不同的接球補位技巧、學習打擊的困難、還有狀況判斷、跑壘觀念、戰術執行等等,在在都需要靈活的頭腦才能學會的運動。更何況有太多專家學者研究證明,運動能增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參考文章一:研究: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
參考文章二:挑對運動,有助大腦學習與發展
球隊裏都是多才多藝的孩子,除了能包辦校內體育競賽獎項之外,也有學校合唱團的專屬鋼琴師、有小提琴高手、有多位圍棋大師、有多位校內外美術比賽的常勝畫家、有稱霸演講比賽的能人、更多得是班級裏的模範生哩。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
疑慮三:會參加棒球隊的孩子都是調皮搗蛋的學生
筆者是真的聽過某學校的老師這樣說過,非球隊家長們的此類耳語也不少,但這誤會其實可大了。
當然,有興趣參加球類運動的孩子,一般比較好動,不過也不是所有好動的孩子都會來參加球隊。筆者不是要在這裡評斷參與以及未參與球隊孩子之間的好壞,因為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的因素之外,主要還是來自於家庭與學校的教育,而棒球運動也是教育的一環。
不論是校隊,或是社區球隊,都歡迎所有性格的孩子們加入,文靜內向的也好、調皮搗蛋的也行,只要孩子對運動、對棒球有興趣,棒球就適合他,任何個性的孩子,都能在球隊生活中探索自我、塑造品德。因為,與個人單項運動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棒球是要九個人才能玩得了的,也在於棒球是只有九個人會上場先發的。
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也許能在學校班級之內生存,在個人運動中放肆,但是在棒球隊裏,就不是那麼隨心所欲了喔,除了教練、老師們的管理,還有球員之間的情感與信任,在訓練時的態度與能力展現,在比賽的高張力與團隊合作、榮辱與共的心情影響下,每一位小朋友都會認真思考自己在球隊裏的定位,整理好自己的態度,努力爭取且做好自己的角色,來獲得其他隊員們的認同,並珍惜每一次上場比賽的機會。
當看到小朋友們在艷陽下、寒風中、泥水裏,認真的做好每一個Play、奮力的幫助隊友進壘得分、無私的互相鼓勵加油、與您分享勝利的喜悅與失敗的淚水時,您應該會跟筆者以及任何一位球爸球媽們有著相同感受,這些孩子們真的不簡單,真的懂事、長大了啊!
這樣可愛、專注的孩子們,怎麼會是調皮搗蛋的學生呢?

(圖片來源:BTG棒球教室)
愛爸愛媽們對於讓孩子玩棒球的疑慮當然不只這些,我們下一篇再繼續這個話題,祝大家2021新年快樂!
Oz Formosa
非常欣賞您的文章。在澳洲,棒球被視為相對安全而且有紳士的運動,因為少有直接衝撞的肢體接觸,在疫情下比較容易保持社交距離。
我自己也剛寫了一篇介紹澳洲社區棒球賽制的文章,之後也會陸續寫一些澳洲少棒的介紹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0202
Arjin Yuan
感謝您的閱讀與讚美,來自澳洲的球爸,哈。
的確,以小學生有機會接觸的數項團體運動來說,棒球是很安全的。也期待您澳洲少棒的介紹,真的有很多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