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Wall $41,254,920
Ben McLemore $2,283,034
James Harden $40,824,000
David Nwaba $1,862,250
Eric Gordon $16,869,276
Sterling Brown $1,678,854
TOTAL $104,772,334
言歸正傳,僅 John Wall, James Harden, Eric Gordon 三人便將近一億美金;他們撐起了火箭隊的薪資,卻沒有撐起球隊的攻防,深陷於磨合的泥淖當中。問題出自於誰,我想藉由一一探討這三位球員便能得知。
首先,討論新加入的 John Wall。無庸置疑地,火箭隊肯定不會苛求受過大傷的他要打出四千萬美金的身價,然而,他的恢復情況很明顯的超乎了許多球迷們的預期。全場一條龍靈活依舊,或許半場已不復當年、需借助中鋒掩護來衝擊籃筐,但是場均23分、PER(效率值) 19.8、USG%(球員使用率) 29.9 皆回到了全明星時期的水準,兩分投籃命中率60%與 eFG%(有效命中率) 52.1% 皆為生涯之最,惟原本就不太擅長的三分命中率更加低迷(22.7%),期盼至少能回到三成。
還有,在無球跑位方面亟需加強,不宜以 Westbrook 和 Harden 磨合失敗之前車之鑑而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冠軍之路也。而在防守端相信大家也看得到 John Wall 的努力,我認為大部分的火箭隊球迷應該都對他頗為滿意。相信隨著賽季深入,John Wall 對於揮別兩年的NBA會更加得心應手,而火箭隊對他也只有兩個訴求:保持健康、保持侵略性。
其次,分析第六人 Eric Gordon。身高193cm的 Eric Gordon 其實在防守後衛時效果比數據上呈現的還好,由上上賽季季後賽主防 Donovan Mitchell 便能略知一二,然而,以火箭隊目前的陣容來看,Gordon 有時可能得被迫打小前鋒。這樣的策略十分明顯,犧牲防守換取進攻時的機動性;只不過他的進攻發揮就變得非常重要。
其實以 Gordon 不太健康的特性以及已逾三十二歲的年紀,使得火箭隊這份四年7600萬美金的合約很可能難以完全兌現其價值。生涯三分命中率36.9%的他,上賽季已下滑到 31.7%,本賽季更下探到30.0%;由於 Eric Gordon 並不具備很好的控球與處理球之能力(往往運來運去然後投一顆長三分),他的三分準度會是能否替火箭隊拉開空間之關鍵。
當然,Eric Gordon 一直以來都是明星賽後準度高於明星賽前,期盼他能在球隊需要之時挺身而出,一箭三分鎖喉。一則以憂,一則以喜;Eric Gordon 本季的兩分球命中率高達 76.5%,當然這樣恐怖的數據不可能一直維持,然而能找回當年的切入風采對球隊也不無小補。
整體而言,Eric Gordon 還能保持競爭力大概也只剩這一兩季,之後高達兩千萬美金的薪水要操作除非貼選秀權否則十分困難。依我之見,火箭隊之所以開出這份合約乃因之前 Gordon 所立下之汗馬功勞對於當時之四年5200萬美金之薪資而言乃超值表現,亦期許 Gordon 能把握僅有的巔峰回饋球隊之慷慨,再創美好回憶。
最後,是得分後衛 James Harden。從休賽季鬧出賣我風波到不參與球隊季前賽訓練,Harden 並沒有表現出身為球隊頭號球星的擔當,而開季後雖曇花一現地打出好比賽,然而旋即陷入進攻低潮,雖助攻數多但其實大部分都是很勉強的傳球,並沒有很好的串連起球隊。
而當知道自己投籃手感不佳時,身為一位超級巨星 Harden 有絕對的義務要以其他方式來為球隊貢獻,例如切入取分、防守、籃板(196cm在火箭隊中算是高的球員),遺憾的是,Harden 並沒有利用自身的切入破壞力與製造犯規的能力來維持球隊進攻火力(Harden的兩分球命中率和切入得分率皆下滑),在防守端雖有場均1.2抄截之數據,可是很多應該幫忙協防的防守 Harden 卻宛如雕像佇立不動,我認為他絕對需要在防守橫移方面下更多心思。
除此之外,Harden 作為球隊之領導者,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接管戰局乃必要之舉,尤其是季後賽。若取其季後賽數據來看,雖然不差,但有觀看實際球賽的讀者肯定對於此句話心有戚戚焉:「即便時常提及要增加體能,Harden 在關鍵時刻依然表現不佳,甚至常有荒唐之失誤斷送比賽。」在極小分差的季後賽場次裡,Harden 應有命中關鍵球之能力,才得以將球隊帶往更高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