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經的美好》一人一城的代表,眾志成城的一冠-達拉斯小牛

經過了數年,一樣的對戰組合,只是場地換成了溫暖南灣的AmericanAirlines Arena,於比賽的最後讀秒階段,達拉斯小牛的主將Dirk Nowitzki激動的飛奔回休息室,這次他知道,他所期望了一切終將達成,冠軍錦旗將在美航中心升起,這一冠不僅打破多數人對他的質疑,也是他獻給達拉斯這座自始自終支持他的城市和球迷最好的一份大禮。

作者:feafow5221

回首1998年的選秀會上,甫被密爾瓦基公鹿在第九順位選中,Dirk Nowitzki-這個來自德國Wurzburg城市的年輕男孩就被交易到了達拉斯小牛,離開家鄉越過大西洋來到了美國、語言苦惱著他、身體更是尚未適應職業水準、更面臨了封館的窘境,以及表現不好時觀眾的噓聲。

第一年賽季結算下來,Dirk場均8.2分、3.4籃板,命中率甚至只有4成出頭,對Dirk來說,縱使讓他擁有了高薪的生活,但達拉斯似乎比不上那個遠在天邊的家鄉,離開這個念頭的種子悄悄在心中種下。

請繼續往下閱讀
                                                                                                                  (Ian C. Bates)

還好,還有Dirk的恩師Holger Geschwindner以及他最好的朋友Steve Nash陪他度過這個艱難的時刻。

Holger Geschwindner知道,Dirk的對手會想盡辦法破壞他的身體平衡,妨礙他的出手節奏,也因此,身為一個"科學家性格"的教練,當他幫助自己的學生找到專屬於他自己的"武器"時,他就可以在這聯盟有著立足的根基,甚至會成為致勝的關鍵–這也就是Dirk的單腳後仰跳投,當一個七呎巨漢可以有著如此柔順的手感和平衡感,而那外踢的單腳雖然看似怪異,卻給他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調整出手,並讓他可以在球場上任何位子出手並命中,此後,兇猛的德製坦克將席捲聯盟。

Steve Nash,一個同樣在98年賽季被交易到小牛的加拿大籍後衛,也同樣面臨著球場上的掙扎,場均只有7.9分和36%的命中率,球迷無不懷疑球隊經理Donnie Nelson和教練Don Nelson這對父子到底看上這兩個白人小夥子那些優點。兩個"同病相憐"的球員藉著「非美國人、成績慘澹、租屋處在隔壁」等因素有了革命般的情感。而兩人的破繭而出,搭配著鐵牛先生Michael Finley,組成了聯盟中火力凶猛的小牛三劍客,不僅重新帶領小牛回到了聯盟列強,重溫了季後賽的滋味,也開始了連年季賽保底50勝的佳績。

請繼續往下閱讀
                                                                                          Glenn James / Getty Images

但2004年賽季,或許是考量到三劍客組合在季後賽的侷限性,以及顧慮到球隊主控Steve Nash的年紀和傷勢影優,小牛的老闆Mark Cuban只願意為Steve Nash開出四年3600萬的合約,造成Steve Nash鳳還巢回到了鳳凰城太陽,並在 Mike D'Antoni的教導下連續兩屆拿下聯盟MVP,也間接開啟Dirk獨自掌旗的年代。

時光來到2006年,時間剩下9.1秒,當Jason Terry透過擋拆掩護後的三分出手沒能替小牛在American Airlines Center主場扳平比數,D.Wade摘下籃板後將球用力地拋向天花板,慶祝邁阿密熱火成軍以來的第一冠。

除了和隊史首冠失之交臂外,小牛輸的四場比賽,Wade一個人總計獲得了73次罰球機會,那"金貴"的身軀和裁判難以理解的哨音標準,都是小牛球迷難以忘懷的痛楚。

如同為了回應質疑一般,Dirk Nowitzki在隔年賽季帶隊打出了67勝15敗聯盟第一的戰績,而且也順利加入了聯盟史上僅有六人的180俱樂部【FG:50.2% 3P:41.6 FT:90.4%】,並靠著好成績奪得了該年的常規賽MVP。

請繼續往下閱讀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