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樂天入主桃猿球團,沿用了幾乎所有的人員和陣形,但在衛冕路上,少了總教練洪一中,回頭來看的確是大受打擊。去年新人資格者共計九人,為聯盟最多,但大多數屬於季末開箱。真正比較有斬獲的只有兩人,蘇俊璋已經是球隊牛棚大將;楊瑞承則在季後被作為FA補償,轉隊至富邦悍將。
蘇俊璋
出賽數 | 投球局數 | 中繼成功 | 勝 | 敗 | 被安打 | 三振 | 被上壘率 | 防禦率 | |
蘇俊璋 | 60 | 50.2 | 14 | 2 | 3 | 59 | 66 | 1.38 | 4.62 |
蘇俊璋去年是桃猿最重要的牛棚戰力之一,整季60場出賽,留下50.2局,防禦率4.62的成績。蘇俊璋去年的表現之於球團第一指名,算是相稱但不完全盡如人意,不盡人意是因為上下半季的成績有明顯落差。上半季不受彈力球影響,逆勢繳出ERA+131.5的成績單,在有限度的出賽之下,成績十分優異。

桃猿陣中上半季ERA+破130的牛棚投手,只有王躍霖、黃子鵬和蘇俊璋,其餘牛棚投手大多低於聯盟平均,也是去年樂天無法複製前幾年模式的主要原因。上半季桃猿牛棚乏力,蘇俊璋一度扛起了球隊重要角色,不論落後、領先,只要分差在三分以下就上場,到了下半季這樣的情況更加惡化,甚至有連四場出賽的紀錄。
指叉是蘇俊璋的必勝武器球
蘇俊璋下半季的ERA+下降到近乎聯盟平均的98.8,我認為是來自於上半季過於疲勞,原本有計畫的調度方式,在上半季戰績互咬的情形下,教練將他過於頻繁推上火線,欠缺大局觀的調度是比較可惜的。蘇俊璋去年帶給桃猿牛棚大量的幫助,在主力戰將相繼缺席下,扛下吃重的角色,也突破60場的高標,令人擔心生涯長度。
只要不過勞出賽,蘇俊璋的球路極為難打,尤其是速球配上那顆銷魂的指叉球,也確實能混淆打者的注意力。
江國謙
出賽數 | 投球局數 | 中繼成功 | 勝 | 敗 | 被安打 | 三振 | 被上壘率 | 防禦率 | |
江國謙 | 11 | 13.1 | 2 | 0 | 0 | 26 | 6 | 2.48 | 15.53 |
中職去年最年輕的新人投手,表現的成績受到許多批評,但我認為江國謙表現並沒有這麼不堪。
江國謙才20歲,去年球季和蘇俊璋一樣是有規劃的出賽,但不知是不是身材受限,球路進壘角度似乎很容易被掌握,再加上速球球速不快、威脅性不足,因此出賽頻率稍低。
江國謙去年球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正是那場07/01的比賽,被中信兄弟轟了四發全壘打,也是去年一軍最後一場出賽,希望不要成為來年的陰影。以養成階段來說,07/01的情況是不樂見的,雖然知道球隊將他定位在撤退組,但也反映教練團的計畫不夠完善。江國謙今年球季大部分時間安排可能還是以二軍為主,一軍則視二軍情況再行定奪。
江國謙07/01被兄弟擊出四發全壘打
楊瑞承
出賽數 | 打數 | 打點 | 得分 | 安打 | 全壘打 | 上壘率 | 長打率 | 上壘率 | |
楊瑞承 | 21 | 55 | 9 | 14 | 19 | 3 | 0.429 | 0.527 | 0.345 |

和江國謙相反,楊瑞承是去年扣除張進德後最年長的新秀,而且和張進德也只有半歲之差。楊瑞承完成度很高,揮棒的力道和掌控都有相當火侯,可以說是去年新秀中的佼佼者。
揮棒已經很不錯,穩定一點就能成為合格砲手
季末靠著FA的補償轉隊到富邦,也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無論是防守一壘或是三壘,都會是不錯的人選。如今楊瑞承已經有足夠的打擊爆發力,但要讓他成為穩定且有砲管的打者,可能還需富邦多餵給他一些一軍打席數,才能使他成為真正的大砲。
張伯彰
我並不太看好楊瑞承,去年成績看似不錯,但只能打富邦,如今他轉到富邦.那麼.........我是期待他能用成績打臉啦,身為俊興義富支持者的我,是很樂見的
珍瓏策
21場比賽會有專武哪隊其實蠻正常的,也要看富邦願意給多少打席,期待一下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