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季開打滿月,首月的得分王不是傷癒復出的Kevin Durant,不是孤掌難鳴的Stephen Curry,也不是志在總冠軍的「字母哥」Giannis Antetokounmpo,而是巫師「一哥」Bradley Beal,不過他的飆分方式似乎並不符合現代NBA的潮流,因為他減少了在三分線的出手,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中距離投射,不過看起來似乎效果還不錯。
不得不承認三分球已經成了當代籃球的一門顯學,是球員的必備技能,更被許多球隊設定為主要的攻擊方式,而且依賴性愈來愈大,本季到目前為止三分線出手比率最高的球隊是暴龍的48.9%,更別提之前幾個賽季三分投上癮的火箭有一半以上的出手來自三分線。
賽季 | 球隊 | 三分球出手比率 |
20-21 | 暴龍 | 48.9% |
19-20 | 火箭 | 50.1% |
18-19 | 火箭 | 51.9% |
17-18 | 火箭 | 50.2% |
16-17 | 火箭 | 46.2% |
同樣的,三分球對聯盟過去幾屆得分王也是相當重要的得分手段,James Harden、Stephen Curry根本就是拿三分球投射當飯吃,連不以三分線見長的Russell Westbrook也有三成的三分線出手比率。
賽季 | 球隊 | 球員 | 三分球出手比率 |
19-20 | 火箭 | James Harden | 55.7% |
18-19 | 火箭 | James Harden | 53.9% |
17-18 | 火箭 | James Harden | 49.8% |
16-17 | 雷霆 | Russell Westbrook | 30.0% |
15-16 | 勇士 | Stephen Curry | 55.4% |
不過,Bradley Beal似乎不信此道,本季到目前為止場均三分線出手只有6.4次,是16-17賽季以來的新低,三分球出手比率只有26.1%,比上個賽季(36.9%)少了超過一成,更是生涯最少,增加的是中距離的出手次數,這個現在被認為最沒有效率的得分手段。
賽季 | 三分球出手次數 | 三分球出手比率 | 三分球命中率 | 中距離出手次數 | 中距離命中率 |
20-21 | 6.4 | 26.1% | 37.5% | 7.1 | 56.4% |
19-20 | 8.4 | 36.9% | 35.3% | 4.8 | 41.3% |
18-19 | 7.3 | 37.0% | 35.1% | 4.2 | 42.6% |
17-18 | 6.5 | 35.7% | 37.5% | 5.1 | 44.8% |
16-17 | 7.2 | 41.8% | 40.4% | 3.7 | 47.9% |
是因為Bradley Beal三分線不準所以才投中距離嗎?事實上他本季三分球命中率仍有37.5%的水準之作,1月6日對上76人狂砍60分的比賽三分球更是有10投7中的超高命中率,但他在中距離的把握度似乎較以往更好,可以透過優異的個人能力,運用各種盤球技巧晃開對手,創造出手空間:
Bradley Beal也可以透過跟對隊的擋拆配合找到更好的投籃空間,得到較為輕鬆的出手機會:
當然,他的個人能力也不在話下,不只step back,各種tough shot也難不倒他:
至於減少三分出手增加中距離跳投會是球隊本季的新方針嗎?本季巫師到目前為止場均三分球出手33.5次,前兩個賽季分別為19-20賽季的32.6次、18-19賽季的33.3次,因此,從數據上看起來似乎並非如此。
賽季 | 三分球出手次數 | 三分球命中率 |
20-21 | 33.5 | 38.9% |
19-20 | 32.6 | 36.8% |
18-19 | 33.3 | 34.1% |
Bradley Beal並沒有不投三分球,只是比率降低,或許他正在找尋一個對個人來講更舒適、有效的進攻模式,高難度出手展現個人能力,Logo Shot會讓球迷興奮,但話說回來,投籃出手的結果只有兩種-進,跟不進,能夠把球投進籃框拿到分數比較重要,不管是1分、2分,還是3分,至於命中率就看個人的努力啦!
延伸閱讀:
獨行俠的轉變 揮別強攻貧守的標籤
不只進攻萬花筒 Luka Doncic的防守大躍進
James Harden交易案後下一位可能換新東家的明星球員
傷兵來襲!待業中的自由球員還有寶可以掏
熱火開季燒不旺 Tyler Herro新角色適應中
開季連勝創紀錄!是在變什麼魔術?
David Mak
在打4 Out 1 In和擋拆當道的日子,對方防守都集中在外線和籃底時,中距離才是最有效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