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2/11

原來他當年備受期待!?列舉八個你可能忘記曾「旅外」過的台灣職業棒球選手

有沒有一個瞬間,是你看到某位選手,才赫然想起「原來他曾旅外過」的念頭呢? 本文整理出了八個你可能忘記曾旅外過的台灣職業棒球選手,實際上記得幾位選手,應該跟年紀和看球資歷有很大的關聯。

洪維澤

基本上大大如果不記得陳義信有加入日本職棒,應該也會忘了呂明賜跟陳大順也有加入日本職棒過

JohnnyHsu

我第一時間還有想到陳文賓

fb - Unlip Lin

"高英傑是史上第一個,在日職拿下勝投,甚至敲出全壘打的台灣人"?所以吳昌征不算臺灣人?

前陣子我在滑手機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則報導,寫到中職某一位選手過往旅外的經驗,然後我很認真地看完之後才發現。

 

請繼續往下閱讀

咦!原來他有旅外過哦?

 

所以就有了這個主題誕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自己認為,可能比較容易被忘記,有旅外經驗的棒球選手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打個預防針,這八個是以我的角度來說,考量到年紀、看球資歷,無關乎他們的球技,純粹只是我個人的印象,拿出來分享一下,大家可以用比較有趣的角度來看這篇文。

 

首先是我的年紀(24歲)最不可能知道的,最近剛好有一則關於他的新聞,即將成為中信兄弟球團董事長的高英傑。

圖片來源:中信兄弟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對於高英傑的印象,就是他是王建民的恩師,但很多年輕球迷應該不知道高英傑曾經旅外過,早在1974年的世青賽,他就因為投打俱佳的表現入選全明星隊,同時帶領台灣奪冠,結果吸引到了美國職棒球探的注意,辛辛那提紅人隊開出簽約金5萬美元要網羅他。

 

本來有機會成為台灣繼譚信民之後,第二個旅美的棒球選手,但高英傑即便已經和紅人簽約,卻卡在那個年代最無解的「兵役制度」,最終還是只能從美夢中醒來,只好先去讀北體後完成兵役再做打算。

 

退伍後,高英傑終於一償宿願,只是旅美轉為旅日,加盟日職南海鷹隊(軟銀前身),留下了四年的出賽紀錄,其中有兩年還是以「二刀流」身份登場,1983年球季結束後,選擇回到台灣卸下球員戰袍,擔任教練培育了無數個台灣的棒球好手。

 

談起台灣早期旅日名將,十個有九個都只記得「二郭一莊」,但其實高英傑是史上第一個,在日職拿下勝投,甚至敲出全壘打的台灣人呢。

 

第二個,是與高英傑組成台灣早期最佳投捕搭擋的李來發。

圖片來源:截圖自NPB

 

可能很多人對於李來發現在的執教評價不是太高,但先不論當教練這塊,其實李來發跟高英傑一樣,都是台灣旅外的大前輩,同樣是在世青賽後被紅人球探看中,也同樣先簽了約卻卡在兵役問題,最終當然也只能放棄旅美念頭。

 

不過,與高英傑不太一樣的是,李來發雖然也得到了旅日機會,被南海鷹給簽下,但卻是以「練習生」的身份先到日本磨了快兩年的時間,後來也沒有得到太多出賽機會,與高英傑同樣在1983年球季結束後結束旅日生涯。

 

我自己對於李來發的印象,大概就是古林睿煬加入統一的那年,當時外界對於他堅持要把有傷在身的古林帶進亞青賽相當震驚,我當然也是其中一個,不過後來古林也在獅隊球團的爭取下退出了,所以就也沒有後續了。

 

再來第三個,時間大概要往後個十年,是職棒早年家喻戶曉的明星,即便放到現代,也還擁有高知名度的「四大天王」之一陳義信,但我所不知道的,是他原來在打職棒前,也有一段旅外的經歷。

 

1987年,陳義信入選中華隊出征亞錦賽,當年度隊上最搶眼的投手是「金臂人」黃平洋,他拿下了賽會最佳投手及MVP殊榮,陳義信帳面成績雖然沒有他突出,但在對中國的比賽中,差一點演出「無安打比賽」,還飆出147公里的速球,在當年已經是技驚四座。

 

也因為那場比賽的表現,讓他被日本球探看中,於隔年正式簽約,跟隨著輔大學長郭源治的腳步,加入了中日龍隊。

 

當時日職一軍僅能登錄兩位外籍球員,在有郭源治的情況下,陳義信的上場空間勢必會受到壓縮,但幸運的是,郭源治早已有歸化日本籍的打算,這也讓陳義信獲得了更多上場機會,赴日第一年在一軍就有16場的出賽拿下3勝1敗,防禦率是偏高的5.29。

 

儘管大學長照顧有加,但陳義信還是沒能征服日職殿堂,第二年僅獲得5場出賽,表現並未獲得教練團信任,剛好中華職棒這年開打,陳義信為了尋找更好的出路,毅然而然決定放棄繼續旅日,回到台灣參加選秀,後來就變成了我們熟悉的「假日飛刀手」。

 

第四個,跟陳義信算是同一個世代的選手,我對他的印象,是時報鷹隊的「守護神」,也是從先發轉後援非常成功的例子,只可惜後來跟著「黑鷹事件」,一同被埋進歷史中的郭建成。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