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NBA這段期間最火燙的球隊莫過於爵士隊了,不是因為他們整隊(或猶他州)跟Shaquille O'Neal摃了起來大打口水戰,而是球隊近期寫下11連勝、還一度拉下「洛城雙雄」湖人跟快艇登上聯盟龍頭寶座,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球隊下起海量的「三分雨」,數量更是直接名列史上第一。
只要願意,任何球隊都可以拿三分球當武器,出手過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問題是出手歸出手,進球歸進球,投不進拿不到分數也是白搭,而爵士本季到目前為止(20場)三分球不只出手多,命中率也高,場均三分球出手次數42.5,聯盟排名第1,三分球出手比率48.3%,也是聯盟第1,三分球命中率39.9%,聯盟排第3,每場比賽三分球命中17.0顆,同樣也是聯盟第1。
每場比賽投進17.0記三分球是什麼概念?本季三分球場均命中數落後爵士排名第2的球隊拓荒者與暴龍是15.9顆,而史上單一球季場均三分球命中數最多的是18-19賽季火箭隊的16.1顆,有Kevin Durant、Klay Thompson、Stephen Curry「三星合體」的勇士,場均三分球命中數也只有13.3顆。
而爵士的三分攻勢不是一、兩個人的事,可以說是到了三分無所不在的地步,包括Donovan Mitchell、Mike Conley、Joe Ingles、Jordan Clarkson,甚至是Royce O'Neale等人的三分球出手次數與命中率幾乎都來到生涯新高,去年受傷動刀本季復出的Bojan Bogdanović隨然沒有跟著水漲船高,但三分火力依舊維持高檔不墜。
本季場均三分球 | 命中數 | 出手數 | 命中率 |
Donovan Mitchell | 3.4 | 8.6 | 39.4% |
Mike Conley | 2.9 | 7.0 | 40.7% |
Bojan Bogdanović | 2.7 | 6.8 | 39.7% |
Joe Ingles | 2.4 | 5.3 | 45.2% |
Jordan Clarkson | 3.1 | 8.0 | 38.4% |
Royce O'Neale | 1.9 | 4.0 | 46.8% |
走了火箭,來了爵士!
難道爵士要步上火箭的後塵狂投三分球嗎?根據總教練Quin Snyder的說法,他們並沒有要刻意追求三分的出手與數量,而是著重在場上拉開空間與球的傳導,爵士的標準佈陣1 in 4 out,在禁區的Rudy Gobert(Derrick Favors)搭配另外4名具有切、慱、投能力不只是射手的射手,在球能夠快速的流動下自然較容易創造出手的機會:
透過Rudy Gobert的擋拆或單擋、雙擋創造三分投射空間,而且這個掩護的動作提早在三分線外就開始,即便對方採用包夾,球也能很快的送到有空檔的對友手上:
本季爵士每場比賽的進攻回合數只有98.1,全聯盟排名第25,表面上是一支節奏很慢的球隊,但他們在攻防轉換時經常打對方立足未穩快速的找到三分出手的機會,這也讓爵士在快攻時所能得到的分數與得分效率排名聯盟第1:
一切都是誤會?
為了增加外圍火力,爵士在上個(19-20)賽季交易來了Mike Conley,簽下了Bojan Bogdanović,但從數據上來看,跟前一個(18-19)賽季相比,整隊在三分線的產量也僅略為增加,並沒有到大幅提升的地步,但為什麼本季在人員相同的情況下三分球突然飆升?這一切恐怕要從去年的「泡泡聯盟」開始講起。